現代法制對于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任何涉及對犯罪嫌疑人是否構成犯罪及如何處罰的審判,都必須給予他充分的辯護權,包括保障其獲得律師幫助的權利。為了充分體現人權保障和程序正義的現代司法理念,我國刑事法律規定了指定辯護制度,即當刑事案件進入審判階段,遇有法定情形時,人民法院指定辯護人為被告人進行的辯護。那么具體來說什么情況下法院才會指定辯護?也就是說,法院會指定辯護的情形有哪些?本文就上述問題介紹如下。
一、什么情況下法院才會指定辯護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二、法院會指定辯護的情形有哪些
指定辯護分為“可以指定辯護”和“應當指定辯護”。
1、所謂“可以指定”,是指法院可以指定,也可以不指定,無論指定還是不指定,都是合法的。具體而言,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人:
(1)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愿為其承擔辯護律師費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辯護人的。
(5)具有外國國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7)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2、所謂“應當指定”,就是法院必須為被告人指定律師作為辯護人,如果不指定辯護人,在沒有辯護人參與訴訟的情況下開庭審理,便是程序違法。具體而言,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
(1)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2)被告人在開庭審理時是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我們對“什么情況下法院才會指定辯護”以及“法院會指定辯護的情形有哪些”有了進一步認識。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托辯護人辯護。被告人要積極刑事辯護權,其實最好還是盡早請專業的刑辯律師介入比較好,越早介入,律師便能越早熟悉和了解案情,也能更好地幫助你進行辯護,從而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誰有權委托辯護人,什么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刑事辯護收費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賣雙方約定低價食品變質賣方不負責是否有效
2020-11-20通常房間的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4出讓毛地幾年沒開發可以收回嗎
2021-02-10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