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講法律的國家,對于任何的事情一般都是可以用我們國家的法律來解釋的。我們在生活中對于有些案件是需要有一定的證據的,證據其實有的時候很難搜集,對于證據的搜集是有偵查措施的。那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偵查措施都有什么?
一、技術偵查措施的概念
技術偵查措施,是指偵查機關為了偵破特定犯罪行為的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嚴格審批,采取的特定技術手段執行技術偵查行的一種有效措施。
二、刑事訴訟法技偵措施有哪些?
技術偵查通常劃分為電子偵聽、電信監控、電子監控、郵件檢查、密搜密取、外線偵查、網絡偵查七類具體手段。
1、電子偵聽
又稱麥克風偵聽,具體指通過竊聽設備對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性的口頭談話進行偵聽,比如在辦公室、家中安裝竊聽器進行的竊聽。此類竊聽手段與對電話的監聽不同,后者是對電信通訊內容的截取。
2、電信監控
即通過對各種通訊方式進行的聯系進行監控,既包括電話監聽,也包括通過手機定位查找相對人的地點,或查詢短信內容,但不包括對通訊記錄等通訊形式進行獲取,對通話記錄的獲取與電話監聽所針對的獲取通話內容是被區別對待的兩種偵查手段。
3、電子監控
包括進行秘密的拍照與錄像,也包括使用電子設備對偵查相對人進行監視、跟蹤與定位。
4、郵件檢查
即對紙質的通信進行秘密檢查,最近也開始發展為對物流的包裹、快遞進行秘密檢查。
5、密搜密取
即對偵查相對人所處的地點或物品進行秘密的搜查以及提取物證、書證等相關證據,搜查提取結束后相對人并不知悉該搜查行為已進行。
6、外線偵查
即技偵部門所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跟蹤、盯梢、守候、監視甚至秘密逮捕等綜合性手段。
7、網絡偵查
即對互聯網這一虛擬空間展開秘密偵查的一類手段的統稱,與現實世界中的技術偵查相似,在具體手段上也表現出多樣化的形勢,包括對郵件通訊及其他互聯網文字、聲音、圖像通訊的截取,對儲存在網絡空間中的信息進行秘密調取,對上網軌跡、上網地址進行查詢、定位等均為網絡秘密偵查的表現形式。
三、技術偵查措施的法律依據
技術偵查措施在《決定》中于新刑訴法的第二編第二章第七節后增加一節,作為獨立章節進行了詳細規定:
第一百四十八條
第二款: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后,對于重大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準手續,可以采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
第一百四十九條 批準決定應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確定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種類和適用對象批準決定自簽發之日起三個月以內有效。對于不需要繼續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應當及時解除;對于復雜、越難案件,期限屆滿仍有必要繼續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經過批準,有效期可以延長,每次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一百五十條 采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嚴格依照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
偵查人員對采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對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與案件無關的材料,必須及時銷毀。
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對犯罪的偵查、起訴和審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公安機關依法采取技術偵查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并對有關情況予以保密。
第一百五十一條 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時候,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可以由有關人員隱匿其身份實施偵查。但是,不得誘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發生重大人身危險的方法。
對涉及給付毒品等違禁品或者財物的犯罪活動,公安機關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實施控制下交付。
第一百五十二條 依照本節規定采取偵查措施手機的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如果使用該證據可能危及有關人員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產生其他嚴重后果的,應當采取不暴露有關人員身份、技術方法等保護措施,必要的時候,可以有審判人員在庭外對證據進行核實。
四、對技術偵查措施經修改后的理解
新刑訴法對于技術偵查措施的規定可謂字斟句酌、細致入微,上述五個條文從六方面規范了技術偵查措施:
1、明確了技術偵查措施的使用主體,即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
2、明確了技術偵查措施的適用對象即案件范圍,規定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以及重大貪污、賄賂犯罪案件,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案件,在立案后,根據需要并必須經由嚴格批準,才可以采取技術偵查措施;
3、規定公安機關可以決定由有關人員隱匿身份實施偵查,可以依照規定實施控制下交付;
4、明確采取技術偵查措施、隱匿身份實施偵查、控制下交付收集的材料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5、規定了偵查人員的保密義務,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對犯罪的偵查、起訴和審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偵查人員對于采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此外,對于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與案件無關的材料,必須及時銷毀;
6、規定了有關單位和個人的配合和保密義務。
(一)新刑訴法修改后對技術偵查措施的積極影響
以上六個方面進一步規范了技術偵查措施涉及到的各種因素,尤其是更加具體地規定了涉案材料的處理、批準手續的履行、公民隱私的保護、“釣魚執法”的防范等突出問題的處理方式,符合當前國內打擊犯罪的實際需要,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內涵,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初衷一脈相承。
1、滿足職務犯罪偵查的迫切需要
職務犯罪往往是高智能型、高隱密型的犯罪,犯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罪行為是在履行職務中實施并有其職務掩護,通常痕跡、物證少,又不一定存有直接的被害人,加之犯罪分子的社會地位高、關系廣、人脈密、保護多,辦案取證困難重重。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犯罪嫌疑人利用手機、網絡等工具進行串供、組織攻守同盟、轉移贓款甚至反偵查的案件日益突出。新刑訴法的修改,極大程度滿足了檢察機關在偵查職務犯罪中使用技術偵查手段的迫切需要。
2、加強技術偵查力度,進一步提高辦案效率
檢察機關在偵查職務犯罪的過程中使用技術偵查,有利于促進規范辦案,符合現代司法文明發展的要求;有利于解決偵查手段嚴重不足的突出問題;有利于及時掌握犯罪嫌疑人的行蹤和心態;有利于強化偵查控制并減少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有利于提高職務犯罪偵查的現代化科學化水平。
3、保障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平衡的統一
《決定》第四十九條將《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改為第一百三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義務依照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要求,交出可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證據。該條進一步明確了提供證據的范圍,本次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在視聽資料后增加了“等證據”,將其他證據種類一并歸入,使該規定更全面、更符合司法實踐,更有利于打擊犯罪的進行。
第一百五十八條也做出了相關規定,要求只有在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的前提下,“確實無法查明其身份”時才可以在按其自報姓名提起公訴,這樣就切實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切身權利,維護了人權尊嚴。
當前我國仍處在刑事犯罪高發期、對敵斗爭復雜期,司法機關打擊犯罪、維護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保持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在更高層次的平衡統一,新刑訴法詳細規定了偵查取證的范圍,嚴格把關嫌疑人身份,提高了偵查取證以及保障人權的能力和水平。
(二)新刑訴法修改后對技術偵查措施的消極影響
與之相聯系,由于缺乏明確的規定,消極影響也較為突出:
1、責權無規定,偵查無底氣
新刑訴法的第一百五十條第四款只規定了“公安機關采取技術偵查措施時有關單位和跟人應當配合”,卻沒有規定檢察機關的相應職權,使得檢察機關在實施技術偵查措施時沒有法律依據,底氣不足、難以為繼。
2、統一規劃弱,部門協調難
各地檢察機關在具體使用上有較大差別。如使用手機定位措施,有的地方商請公安、安全部門協助使用,有的地方商請中國移動、聯通等電信部門協助,就難免出現運營商的不予配合或延遲配合、泄密通風報信等多種不良因素,造成技術偵查手段效果大打折扣,造成技術偵查措施的手續繁、審批慢、落實難、成效差,形成了制約技術偵查措施發展的瓶頸。
3、“商請、借用”成手段,自主獨立偵查難
對于前文表述的七種技術偵察手段,大部分檢察機關基本上處于一種“商請”、“借用”的狀態,并主要由公安機關協助執行,造成整體檢察機關技術偵查隊伍不齊、水平不齊、標準不一的混亂局面。新刑訴法并沒有對檢察機關技術偵查設備的配備、科技含量和數量有強制性要求,沒有規定統一的標準,這也不得不說是新刑訴法在修訂技術偵查內容時的漏洞之一。
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偵查措施有什么的問題我們是可以從我們國家的法律中找到的,對于這個問題一般情況下都是屬于公安機關的事情,偵查對于一個案件的進展肯定是有重大的作用的,對于偵查方面的規定主要可以認為是需要嚴格按照我們國家的法律來執行。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申請再審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萌輝律師,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唯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 待人誠懇,做事嚴謹,思維縝密,責任心強,具有扎實的法律基礎功底和辦案經驗。忠實規范的服務于當事人,贏得當事人的極大信任及一致好評。 ? 主要業務領域 ? 訴訟:房地產糾紛、債權債務、合同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各類侵權損害賠償及公司法律顧問等。 ? 非訴: ? 1、協助公司同相關經濟主體談判、簽訂協議、合同等,提供合同風險防范方面有關的一般性法律服務; ? 2、起草、審查公司各類合同; ? 3、企業規章制度的方案設計與合法性審查。 ? 執業理念:受人之托,忠于之事。 ? 主要業務范圍: 1、接受法律咨詢; 2、代寫法律文書:律師函、合同、協議、訴訟法律文書等; 3、代為查詢:查詢個人信息、企業注冊信息; 4、訴前調解; 5、接受委托,進行民事、刑事案件的代理或辯護。 ? 辦公地址:渭南市大荔中心廣場新華書店二樓.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0-11-14公安行政處罰公告告知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1事業編簽了5年能辭職嗎
2020-11-27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1-18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