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刑事案件的處理必須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來規范司法機關執行法律的行為,在刑事訴訟法在保障被害人能夠獲得最大程度地救濟除外還需要對犯罪嫌疑人最基本的權利進行保護,下面一起來看看刑訴法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了什么?
一、刑訴法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了什么?
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并且通知原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主旨
本條是關于撤銷案件的規定。
釋義
刑事訴訟法的任務之一是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偵查機關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對于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及時終止錯誤或者不當的訴訟行為,是十分必要的。
根據本條規定,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及時終止偵查,撤銷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并應將釋放情況及原因通知原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其中“偵查過程中”是指在偵查階段的整個過程,而非單指偵查終結時,即何時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就應何時按本條的規定去做。“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是指經偵查查明立案的案件沒有構成犯罪的事實,或者雖有犯罪事實,不是該人所為的,或者屬于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即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執法中應注意兩個問題:1.為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一經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而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不能押著不放;2.對于此類案件釋放被逮捕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原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這體現了檢、法二機關在執法中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這個法條主要講的是檢察機關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問和偵查的時候發現真兇另有其人或者嫌疑人的行為根本就沒有達到被刑事處罰的地步,就不能再對其繼續進行下一步的審判和處罰并且要馬上釋放。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年修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鑒定費
2020-11-09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三類犯停止減刑假釋
2021-02-21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