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在的刑訴法發回重審條款案件的事由有兩種,一種是由于原來的判決證據不足和事實不清楚,另外一種就是原來判決所實行的法定程序不對而重新發回重審的,對一審判決結果不服的原、被告(民事訴訟),上訴后二審法院撤銷原一審判決發回重審,重審后還是不服想上訴,問這種情況下的改判機會大不大的問題。那么接下來,小編就解釋一下刑訴法發回重審條款的具體內容。
一、刑訴法發回重審條款
發回重審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第一審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通過裁定的方式,撤銷原判,發回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包括兩種案件: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后,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中,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所謂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包括:
(1)違反刑事訴訟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如,案件性質不是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犯罪嫌疑人也不是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但在一審中沒有實行公開審判。據以定案證據沒有當庭質證等等。
(2)違反回避制度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中及有關人員依法應當回避而不回避的。例如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或者其他應當自行回避的人員沒有回避等。
(3)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如某審判員在庭審中未允許被告人進行辯護或者最后陳述;未依法為盲、聾、啞、未成年人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對當事人、辯護人關于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申請置之不理或無理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民事賠償要求未依法受理等。
(4)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如,不具備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或人民陪審員法定資格的人參加合議庭;實際參加法庭審理的法官與法律文書中署名的審判長、合議庭成員不一致;審判委員會在委員未過半數的情況下研究并決定案件等。
(5)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規定重審程序的司法制約機制并將案件發回重審之前,應征求同級人民檢察院的意見,如果存在證據不足或者起訴理由不充分,怎法院有理由拒接二次重審。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最新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家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9財務保密協議范本
2021-02-02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受到網絡暴力應如何維權
2021-01-26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2020-12-04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關于加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管理的通知
2021-03-05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大棚拆遷有補償嗎,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