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罪與偷稅罪、妨害公務罪的區別是什么
具體有哪些區別,如下所述:
(一)抗稅罪與偷稅罪的區分
1、主體要件不同。抗稅罪只能由個人和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構成:而偷稅罪的主體則包括單位和個人也包括單位的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2、客觀方面不同。抗稅罪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偷稅罪則表現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
3、犯罪標準不同。抗稅罪只要行為人實施了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就可構成,而偷稅罪必須是偷稅行為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
(二)抗稅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妨害公務罪與抗稅罪在客觀方面都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的手段,主觀上都出于故意,其不同之處在于:
1、主體要件不同。妨害公務罪的主體要件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抗稅罪的主體要件是特殊主體、只有負有納稅義務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個人或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才可以構成。
2、主觀目的不同。妨害公務罪目的在于使國家工作人員不能依法執行職務,抗稅罪目的在于逃避繳納稅款而非法獲利。
3、犯罪對象的范圍不同。抗稅罪侵害的對象是執行稅收征管任務的稅務人員;而妨害公務罪侵害的對象則是執行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后者范圍較廣,前者屬于后者的一種。
4、侵犯的客體不同。妨害公務罪侵犯的是國家機關的公務活動;抗稅罪侵犯的是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在實踐中,納稅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稅務人員依法征稅的,都應以抗稅罪論處。只有不負有納稅義務的個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稅務人員征稅,且事先與納稅人無通謀的,才構成妨害公務罪。
二、抗稅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一)抗稅罪與欠稅的界限
1、抗稅罪具有逃避繳納稅款而非法獲利的目的,欠稅、一般并不具有逃避繳納稅款的目的、而多是因故不繳納或故意暫時拖欠。
2、抗稅罪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而欠稅并不采用暴力威脅方法、一般表現為消極的不作為。
(二)抗稅罪與一般拒不繳納稅款行為的界限
兩者區分的關鍵在于是否采取了暴力、威脅的方法。抗稅罪是采取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而一般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并沒有采取暴力、威脅的方法進行,多表現為無視稅收法規,消極地拒不繳納稅款;以各種借口,采取軟磨硬泡的方式,抵制稅務機關的納稅通知,拒不納稅;拒不依法辦理納稅申報或提供納稅資料;或者因發生納稅爭議而拒不納稅。
(三)抗稅罪與使用暴力、威脅方法拒繳錯征稅款的界限
錯征稅款是因稅收人員工作疏忽或者不熟悉稅法等原因搞錯征稅對象、征稅項目和應稅數額等錯誤征稅的行為,如該減免未減免、應少征卻多征以及重復征收等。如果稅務人員堅持征稅而引起抗拒繳納的、不以抗稅罪論處,如果使用暴力造成稅務人員傷害的,可以按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抗稅罪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只有不負有納稅義務的個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稅務人員征稅,且事先與納稅人無通謀的,才構成妨害公務罪。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事可以參加股東會嗎
2021-03-24債權受讓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21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免責期
2020-11-16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無證面積不等于違建面積,可以主張合理的補償
2020-11-26國有土地使用證地皮拆遷怎樣補償
2021-02-02戶口已遷出可否分得拆遷安置房
2021-02-11剛買了房子就聽說會被拆遷怎么辦
2020-11-08拆遷安置房可以提前辦房產證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