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怎么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第二十八條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
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第二十九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也就是說,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的計算都是有法律依據的。需要注意的是,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的計算依據不同。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處罰
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總結的關于“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量刑標準”的全部內容,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如果上述內容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評論或者分享給您的朋友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與轉讓區別有哪些
2021-01-08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物品借條的標準格式
2021-02-16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