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綁架罪什么意思
綁架罪,是指利用被綁架人的近親或者其他人對被綁架人安危的憂慮,以勒索財物或滿足其他不法要求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實力控制他人的行為。
二、刑法對綁架罪的處罰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三、法條釋義
所謂脅迫是指以不順從就實施暴力相威脅,對被害人實行精神強制,使其恐懼不敢反抗的行為。脅迫實施暴力的對象既可以是被害人本人,也可以是對在場的被害人的親屬,脅迫的方式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動作,如用刀在被害人面前比劃,但脅迫必須是對被害人當面實施。所謂麻醉是指利用藥物、醉酒等致被害人麻痹、昏睡、昏迷的行為。
所謂“劫持”是指將被害人劫離原地和把持控制被害人。劫離原地的方法已如前述,把持控制被害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捆綁、禁閉、監(jiān)視、挾持、麻醉等。其本質特征是剝奪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故在把持控制被害人的過程中行為人也可能使用暴力、威脅,也可能不使用暴力、威脅。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現為方面直接故意,且以勒索他人財物為目的或者以他人作為人質為目的,所謂以勒索財物為目的,是指行為人綁架被害人的目的在于以加害被害人相威脅,迫使被害人的近親屬交給其財物,這里的財物包括貨幣、有價證券、金銀財寶等具有經濟價值的物品或財產性利益。
二、對本罪的認定
(一)本罪的既遂與未遂和中止。
犯罪既遂是指某一行為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具體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實踐中,有的人認為只要綁架行為實施完成,即構成犯罪既遂,也有人認為應當以是否實際取得財物利益或其他非法利益為判斷既遂行為的標準。筆者認為,評判既遂未遂不能簡單地從犯罪行為的客觀表現形式上機械地分析,綁架罪客觀行為應當視為單一行為而不是雙重行為,應當以綁架行為是否已實際控制了被害人質,并將其置于自己實際支配之下為標準,如果行為只實施了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并未對人質的人身實際控制,不構成既遂,那種以是否實際取得錢財或其他非法利益為客觀評判標準是簡單的結果論。
(二)本罪的罪數形態(tài)問題
從司法實踐分析,綁架罪罪數形態(tài)的認定主要存在于以下二種情形:一是在綁架罪實施過程中又犯其他罪刑,二是實施組織罪行為過程中又犯綁架罪的,本文僅就第一情形加以探討。我們知道綁架罪侵犯的是復合客體,犯罪行為人侵害的不僅是被害人的人身健康,有時還涉及到生命及健康權。
1、致人重傷或死亡的情形。犯罪分子在綁架行為實施過程中,除了非法劫持人質剝奪其人身自由權,有時還造成被害人重傷和死亡結果的發(fā)生。是否定綁架罪和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實行數罪并罰?筆者認為,這種情況下,不應按數罪并罰來處理,行為人實施綁架致人重傷、死亡結果的發(fā)生有時并不是犯罪分子追求的結果,而是綁架行為的連帶行為,這種嚴重的法律后果并非出于行為人主觀上的兩種獨立的犯意,也非兩個獨立行為,刑法理論上稱之為想象競合犯,應當擇一重罪處斷,以綁架罪結果犯量刑處罰。因為重傷或死亡作為綁架罪判處死刑的法定情節(jié),作為包容犯可作綁架情節(jié)從重處罰③。
2、綁架人質同時劫取財物。關于這一點理論界分歧很大。筆者認為應定綁架罪和搶劫罪,實行數罪并罰。理由有:(1)從主觀目的內容看,行為人綁架被害人是出于勒索錢財為目的,在未搶劫被害人錢款之前,其目的具有單一性,見被害人錢物后,又采取暴力、脅迫等手段劫走現金,符合我國刑法關于搶劫罪的全部構成要件,應該將綁架行為和劫錢行為看作是在兩種不同主觀意識支配下的兩個獨立犯罪行為。(2)刑法關于綁架罪和搶劫罪并未規(guī)定兩者可以相互吸收和包容。(3)對已滿14歲未滿16周歲這一年齡段犯綁架罪,一般情節(jié)未規(guī)定負責刑事責任,可定搶劫罪以解決這一責任或缺的問題。
3、綁架殺害人質后又劫取財物
綁架殺害人質定綁架罪無疑,那么人質被害后,犯罪行為人劫走財錢是否應當作為綁架罪從重量刑情節(jié)考慮?抑或是一個獨立的罪名?筆者認為,犯罪行為人殺人又劫財是出于兩個犯意和兩個行為,結果觸犯二個罪名,應當以綁架罪和盜竊罪并處。
三、與其它罪的區(qū)別
(一)本罪與拐賣婦女、兒童罪的界限
拐賣婦女、兒童罪與綁架罪均有綁架的行為,在形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區(qū)別之關鍵在于犯罪目的不同,拐賣婦女、兒童罪以出賣為目的,而綁架罪以勒索財物、以他人作人質等為目的。
(二)本罪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以威脅方法實施綁架罪與敲詐勒索罪常易混淆,二者的區(qū)別是:
1、犯罪侵害的對象不同。敲詐勒索罪實施威脅的對象和取得財物的對象是同一個。而綁架罪實施威脅綁架的對象和取得財物的對象是分別不同的人。
2、客觀要件表現不同。敲詐勒索罪威脅的內容如系暴力,行人聲稱是將來實施,而綁架暴力內容的威脅,則是當時、當場己經實施的。
3、敲詐勒索罪行為人并不擄走被害人予以隱藏控制,而綁架罪則要將被害人擄走加以隱藏、控制。另外,如果行為人以并不存在的綁架行為欺騙威嚇某人不是當場交付財物的,既不應以敲詐勒索定罪,也不能以綁架定罪,而應以詐騙罪論處。如欺騙威嚇某人當場交出財物,而威嚇的內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為內容的,則應以搶劫罪論處,如威嚇的內容是以揭露隱私等,則應以敲詐勒索罪論處。
(三)本罪與非法拘禁罪的界限綁架索債型犯罪的定罪往往涉及非法拘禁罪與綁架罪的擇一適用問題。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非法拘禁罪(第238條)與綁架罪(第239條)都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權利的犯罪。在主觀上兩罪均為直接故意,盡管行為人的目的不完全相同,但在索債型案件中,無論是綁架罪還是非法拘禁罪,行為人均具有索取財物的目的。在客觀上,兩罪均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且剝奪方法基本相同,即以綁架、拘禁形式進行,行為中也可以采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但兩罪也存在一定區(qū)別:
(1)犯罪目的不同。非法拘禁罪的目的是為了索要自己的財物,以實現自己的合法債權,而不是想將他人財物占為己有。而綁架罪則是將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已有。特別是綁架罪行為人主觀上包含著可能傷害、甚至殺害被綁架人的故意,從而迫使被勒索者為被綁架人的人身安危憂慮而交付財物;而非法拘禁罪中行為人主觀上一般不包括傷害或者殺害被害人的故意。
(2)侵犯客體不同。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只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權,屬單一客體;綁架罪則不僅侵犯他人的人身權利,而且還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屬于復雜客體。
(3)被害人與犯罪人的關系不同。非法拘禁罪中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存在著債權債務關系;而綁架罪中則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
從以上特征來看,債權債務關系存在與否是區(qū)分這兩個罪的關鍵,是以索債為目的的非法拘禁罪與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罪的界限。
(四)本罪與搶劫罪的界限。
(1)主體范圍不同。綁架罪主體只能由已滿16周歲的人實施;而搶劫罪主體還可由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構成;
(2)犯罪對象不同。綁架罪不是向被綁架者本人勒索錢財,而是向與被綁架者有特定關系的人勒索錢財;后者則直接向被害人索取財物。
(3)取財的時間、地點不同。綁架者一般不可能在綁架人質的同時取得財物,也不大可能在綁架的當場獲取財物。而后者則是在實施暴力等手段的當時、當場取財。
四、刑事責任
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產為目的偷盜嬰兒的,按前兩個規(guī)定定罪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了解中國刑法對綁架行為的處罰規(guī)定,首先得了解何為綁架罪,構成綁架罪需滿足客體要件和客體要件、主體要件和主觀要件。對綁架罪的認定有綁架既遂與未遂和中止,各個犯罪形態(tài)的處罰不盡相同。再者,還需要了解綁架罪與其他罪的區(qū)別,明白應負的刑事責任。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咨詢,我們將提供專業(yè)的律師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jiān)
2020-12-282020婚前財產協(xié)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xié)議有效嗎
2020-11-27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yǎng)費嗎
2021-01-09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商業(yè)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什么是兼業(yè)保險代理人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