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和正當防衛應該怎么區分
對侵害人直接打擊的故意是區分二者的關鍵
在司法實踐中,在于防衛人“有無傷害侵害人身體”的故意;換言之,即正當防衛人為了使自己免遭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予以身體打擊(傷害)的防衛行為,不能有“傷害”侵害人身體的故意。在故意傷害犯罪案件中,認定防衛人在對侵害人實施的防衛過程中,有否對侵害人直接打擊(傷害)的故意,成了判定行為是否屬于正當防衛的重要條件。
刑事法律中,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所謂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所謂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
對于正當防衛,首先我國《刑法》第二十條對正當防衛作了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
其次,正當防衛過當,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為明顯超過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損害的行為。“不超過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為的狀態為限度,不法侵害狀態已處于結束狀態,危險狀態已消除。如:某人持刀行劫,被劫人自衛反抗,將行劫人打翻并奪下其所持之刀,刺傷行劫人,行劫人的不法侵害已被制止,不法侵害狀態和危險已處于結束,制止行為的損害到此為止,為“不超過必要的限度”。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區別故意傷害和正當防衛的關鍵在于是否有對侵害人直接打擊的故意,正當防衛目的是阻止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行為,而故意傷害是主觀上對不害侵害人身體進行傷害。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征地拆遷的咨詢
2021-03-19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股權轉讓欠款如何起訴
2021-01-04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團體保險業務發展空間分析
2021-03-21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