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未成年人實施了故意傷害如何處理?
對未成年人實施了故意傷害的處理方式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廢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案件中,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即可,傷害的動機對定罪沒有絕對意義。傷害的法律責任主要取決于傷害的程度和結果。如果傷害行為只是造成他人皮下瘀血或軟組織挫傷等輕微傷害,行為人只是承擔一般民事侵權的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傷害結果可以分為輕傷、重傷和傷害致死。輕傷是指根據司法部《人體輕傷鑒定標準》的規定而達到對人體一定程度的傷害。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是重傷: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傷害致人死亡是指傷害行為和他人死亡之間有內在的引起和被引起關系,傷害行為出現了行為人意想不到的死亡結果。傷害的程度主要是指傷害當時的情況,同時參考被害人的恢復結果。
二、我國《刑法》第17條是什么?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對二被告人均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只能從法定的年齡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當代社會,如果對于未成年人實施相關的犯罪行為,那么應當是按照刑法當中的條文來進行處理的,比如說故意傷害他,需要看故意傷害的具體所導致的結果來進行判斷,如果導致輕微的傷害的話,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即可。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調解嗎?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犯故意傷害罪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怎么維權
2021-02-20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2021-01-15同居關系能否申請保護令
2021-01-21一時疏忽將人撞死的,會被判死刑嗎
2021-02-25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