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跟尋釁滋事是哪里定?
故意傷害跟尋釁滋事是由法院來作出定罪量刑,法院在我們國家主要負責的是審判工作,而且我們國家規定呢是沒有經過法院的判決,絕對不能夠認定某一個人員是有犯罪的。
二、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的規定。
在司法實踐中,故意傷害罪與尋釁滋事罪難以界定,經常出現兩種罪名混淆使用的情形,要準確認定犯罪嫌疑人所犯罪的罪名,首先要厘清故意傷害罪與尋釁滋事罪之間的區別,就應當對兩種罪名的犯罪構成的四個要件分別予以區分:
1、犯罪主體:兩罪的主體范圍不同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故意傷害罪的主體范圍較為特殊,包括十四周歲至十六周歲和十六周歲以上的兩類,前者主要為重傷承擔刑事責任,而后者則包括對輕傷和重傷都承擔刑事責任。而尋釁滋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
2、主觀方面:兩罪的故意內容不同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有使他人身體健康受到損害的故意。尋釁滋事罪的故意則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破壞社會秩序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促使這種結果發生,其動機就是為了滿足耍威風、取樂等不正常的精神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以達到滿足精神空虛的犯罪目的,故意傷害罪則無此動機和目的。
從犯罪行為方面看,尋釁滋事罪的起因通常是“無事生非”和隨意毆打他人,表現為無端生事和小題大做等行為,而故意傷害罪的起因則“事出有因”。
3、客體方面:兩罪所侵害的客體不同
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侵害的客體比較單一。而尋釁滋事罪侵害的客體相對比較復雜,既侵害了社會公共秩序,即人們遵守共同生活規則所形成的秩序,包括公共場所秩序與非公共場所人們遵守共同生活規則所形成的秩序,有可能還侵害他人的身體健康權。
4、客觀方面:兩罪所侵害的對象不同
故意傷害罪所侵害的對象往往比較明確和特定的,一般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人,且在傷害行為實施之前往往有一個準備過程,行為人與被害人有一定的接觸或者交往,而且糾紛往往在傷害發生之前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導致矛盾激化,進而產生了行為人挑起事端,傷害對方,報復對方;而尋釁滋事罪侵害的對象比較隨意、不特定的,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只是自己看不慣就惹是生非,尋求精神上來滿足自己非正常的心理,在行為發生時大多是臨時起意的,對認識或素不相識的人無理無故進行毆打,是一種想打就打的流氓作風。
不論是故意傷害罪還是尋釁滋事罪,他都是屬于犯罪行為,兩者確實在某些方面是非常的相似,但是也是存在著很多的區別的,因此法院會對這兩種行為做出不同的判斷,也會做出非常合理準確的判定,這樣的話對于相關的犯罪嫌疑人進行定罪量刑。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犯故意傷害罪如何認定?
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父母去世留有沒有遺囑的房產怎么繼承
2021-02-05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