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棄行為的認定與處罰
一、什么是遺棄罪?
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構成遺棄罪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對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
(二)、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這里指的行為人必須有扶養義務,能夠負擔卻拒絕扶養的人。能夠負擔,是指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并有能夠滿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標準外有多余的情況。
(三)、行為人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于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
二、遺棄罪的認定
我們在認定是否為遺棄罪的時候主要區分遺棄罪與虐待罪、故意傷害罪以及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一)、遺棄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扶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體則是復雜客體,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權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體健康。
(二)、遺棄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具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行為。
(三)、遺棄罪在主觀上是故意。行為人明知道自己自己有扶養義務而拒不履行自己扶養義務。
(四)、遺棄罪的侵犯對象僅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
三、遺棄罪的量刑
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夫妻扶養義務
自子女出生就自然開始,是無條件的。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社會所賦與并由國家法律規定的義務,它既是一項社會義務,也是一項法律義務。祖父母對孫子女、外祖父母對外孫子女、兄姐對弟妹的撫養義務,亦是如此,但這種撫養義務的產生必須具備法定的條件。子女有要求父母撫養的權利:在特定條件下,孫子女有要求祖父母撫養的權利,外孫子女有要求外祖父母撫養的權利,弟妹有要求兄姐撫養的權利。對另一方而吉,則有撫養的義務。這種義務指向的必須是未成年的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或弟妹,沒有獨立生活能為的子女亦在此列。
夫妻相互間的扶養義務,是一項無條件的法律義務。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夫妻雙方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也是完全平等的,任何一方既有撫養對方的義務,也有要求對方撫養的權利,因此,形成了一種撫養和領受撫養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即狹義的扶養關系。大妻相互間的扶養關系必須是以夫妻關系為前提,是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一種夫妻人身財產關系,一旦這種婚姻關系終止了,那么這種扶養關系亦告終止。
至于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亦是社會所賦予的義務,是國家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自父母需要子女贍養之日起,這種義務就是無條件。在一定條件下,孫子女對祖父母、外孫子女對外祖父母、弟妹對兄姐的贍養義務,亦是如此。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在一定條件下,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有撫養孫子女、外孫子女、弟妹的義務,孫子女、外孫子女、弟妹亦有贍養祖
遺棄罪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的義務。但這種義務行使的前提條件是,因年老體弱或多病而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困難或行動不便,需要人供養、照顧和關懷。
遺棄罪的相關界限
與虐待罪的界限
1、客體要件不同。遺棄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扶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體則是復雜客體,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權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體健康。
2、而虐待罪的客觀方面,則表現為經常或連續折磨、摧殘家庭成員身心健康的行為。
3、主體要件不同。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扶養義務而且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體,必須是在一個家庭內部共同生活的成員。
4、犯罪主觀方面不同。兩罪在主觀方面雖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內容不同。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為人有意識地對被害人進行肉體摧殘和精神折磨。
5、犯罪侵犯的對象不同。遺棄罪的犯罪對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而故意傷害罪的犯罪對象可以是任何人。
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1、客體要件不同,遺棄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相力扶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遺棄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具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行為;而故意傷害罪的客觀方面,則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這種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一般是直接加害于被害人的身體,如打傷、刺傷、燒傷等。
3、主體要件不同,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人負有法律上扶養義務而且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故意的內容不同。遺棄罪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應當履行扶養義務,也有實際履行扶養義務能力而拒絕扶養;而故意傷害罪的故意,則是行為人具有損害他人身體的故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遺棄行為的認定與處罰是什么樣”。對于遺棄的行為在法律上是有很準確的法律認定和全面的處罰方法,我們對遺棄行為是不贊同,堅決杜絕的。每一位父母對于生下來的孩子撫養長大成人的義務,是不可磨滅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1-27移送的行政協議案件還可以再移送嗎
2020-12-22廉租房能抵押給私人嗎
2020-11-23北京房屋租賃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4開發商在建工程抵押可以預售嗎
2021-03-13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啟用
2021-03-23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