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回重審行政訴訟案件答辯狀格式是什么?
行政訴訟案件答辯狀
答辯人×××,……(寫明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法定代表人×××,……(寫明姓名、職務等基本信息)。
委托代理人×××,……(寫明姓名、工作單位等基本信息)。
因×××訴我單位……(寫明案由或起因)一案,現答辯如下:
答辯請求:……
事實和理由:……(寫明答辯的觀點、事實與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答辯人:×××(蓋章)
××××年××月××日
(寫明遞交答辯狀之日)
二、行政訴訟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不開庭審理。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被訴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或者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2、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3、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4、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綜上所述,公民的利益被政府部門侵害的,公民可以發起行政訴訟,如果案件被發回重審,在二審程序中,被告要準備一份答辯狀,格式上在開頭寫清答辯人信息、正文重點針對員工的起訴展開答辯,并用充足的事實和理由支撐辯護觀點。
行政訴訟法關于撤訴后有何條件
行政法全文中對行政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則的若干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形不被認為是醫療事故
2021-02-16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162020年各地最新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從哪獲取
2021-02-01賓館拆遷,可以拿到哪些補償
2020-12-15房屋拆遷過渡費補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