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法性質具體是什么
1.代位責任說
該觀點認為,國家賠償是公務員的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由國家代為承擔賠償責任。就是說,國家承擔的責任并不是自己本身的責任,而是代公務員承擔責任。從理論上講,公務員就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應由公務員自己承擔責任,但因公務員財力有限,為確保受害人能夠得到實際賠償,改由國家代替公務員對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2.自己責任說
該觀點認為,無論公務員有無主觀過錯,只要損害發生在國家權力運作過程中,由違法行為所引起,國家都要負賠償責任。該學說認為,國家授予公務員執行公務的權限,本身就包涵著被公務員違法執行的可能。也就是說,權限本身已具有危險,所以國家自己應當負擔危險責任,而與工作人員個人是否對此加害行為有無故意或過失以及應否負責無關。
3.合并責任說
該說認為,國家賠償責任的性質不能一概而論,應視公務員是否具有公務機關的身份而定。如果公務員具有公務機關的身份,則因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國家所承擔的賠償責任屬自己責任;如果公務員不具有公務機關的身份,僅具有受雇人的身份,則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國家所承擔的賠償責任,系代位責任……也就是說,具有公務機關身份的公務員所為的侵權行為,可視為國家自身的行為,國家自應就其侵權行為承擔自己的責任,反之,公務員若僅居于受雇人地位而不具有公務機關的身份,,則其侵權行為不能視為國家的,故國家所應負的賠償責任,僅為代位責任。兩者依具體情形,擇一適用。
4.中間責任說
該說認為,公務員的侵權行為被認定為公務機關的侵權行為時,國家對公務員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是自己責任。如果公務員在實施侵權行為。塒,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則該行為便失去了公務機關行為的性質,僅為該公務員個人的行為。國家本不應該對這種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只是為了保護受害人的權益而承擔賠償責任,這種責任系代位責任。
國家賠償是因為國家的機關單位或者是國家機關單位人員,侵犯了個人的合法權益,國家用別的方式進行彌補,國家賠償是有一定的補償性,申請國家賠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滿足條件走流程就可以,不滿足條件,那么是國家行政機關也是不受理的。
國家賠償訴訟判決書中的行政賠償判決書怎么寫?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安全責任事故保險拒賠的理由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