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法發放貸款罪直接經濟損失可以要求借貸者賠償嗎?
違法發放貸款罪直接經濟損失可以要求借貸者賠償,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向關系人以外的其他人發放貸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違法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2、單位違法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第33、34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公發[2001]11號。)
關于違法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罪。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或者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優于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條件,造成10-30萬元以上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造成較大損失”;造成50-100萬元以上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造成重大損失”。
二、違法發放貸款罪數額巨大是多少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向關系人以外的其他人發放貸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違法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2、單位違法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刑法第186條第2款、第3款規定,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向關系人以外的其他人發放貸款,造成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構成本罪,必須達到“造成重大損失”的標準。由于這類犯罪與違法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罪相比,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客觀危害要相對小一些,因此,構成犯罪的數額要求相應高一些。
本罪立案標準的第1項規定,“個人違法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所謂違法發放貸款,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向關系人以外的其他人發放貸款的行為。
本罪立案標準的第2項規定,“單位違法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違法放貸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此時不僅是借貸銀行的權益會受到侵害,對于當地的經濟,也會由于他人并不滿足借貸的條件就放貸而受到影響。故此無論是任何人,一旦發現違法放貸行為存在之后,都可以向當地的司法機關舉報。
違法發放貸款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違法發放貸款罪犯罪構成是怎樣的
違法發放貸款罪構成單位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行政警告處分會受到哪些影響
2021-03-09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公司跨區變更地址程序是什么
2021-01-16合伙人退股如何清算
2021-01-12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殘廢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