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底,汪*廣與岳*閣因子女均已過世,兩人協商將自己的外甥張*華從山東老家接來作為養子。1998年1月19日,張*華與汪*廣、岳*閣夫婦簽訂扶養協議,雙方約定:汪*廣、岳*閣夫妻健在期間,由張*華負責侍奉、照顧,患病后負責請醫治療,待兩老人去世后負責發殯;汪*廣、岳*閣去世后將夫妻的所有財產全部遺贈給扶養人張*華,他人不得干涉。該遺贈扶養協議經過公證部門公證。同年9月20日,汪*廣、岳*閣將張*華的戶口遷入烏魯木齊市,以養子的名義一同居住。
2008年9月,被告汪-瑩來探望老人,汪*廣、岳*閣夫婦與汪-瑩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將他們名下的房屋以10萬元價格轉讓給汪-瑩。同年12月,汪*廣因病去世后,第三人岳*閣老人被其另一孫女接走。
法院認為,原告張*華與第三人汪*廣、岳*閣夫婦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有效。遺贈人對所遺贈財產,生前有權占有、使用和收益,但不得將其擅自處分,以保障扶養人能夠取得受遺贈的財產。遺贈扶養協議公證檔案顯示,該處房產是汪*廣夫婦主要財產,該房屋應屬于遺贈財產范圍。被告汪-瑩稱以10萬元價格購買該房屋,但未就付款形式進行說明,也未提供付款的相關證據,不能認定為善意取得。汪*廣夫婦與被告汪-瑩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屬惡意串通,損害了原告張*華的合法權益,應認定無效。
爭議焦點
庭審中,雙方爭論的焦點是,原告與第三人簽訂的遺贈撫養協議是否有效,被告汪-瑩的訴訟地位是否適格。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本案中原告張*華與汪*廣、岳*閣夫婦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書,經公證機關公證,因此法院予以認定。從其后原告張*華戶口從山東老家遷入汪*廣夫婦家中,雙方以養父子名義共同生活10年之久的客觀事實來看,該協議合法有效。
法院同時認為,汪*廣夫婦與汪-瑩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可能影響到原告張*華合法權益的實現,因此原告張*華作為利害關系人起訴汪-瑩,符合法律規定,汪-瑩訴訟地位適格。
(以上文章中的人名均為化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廉租房能抵押給私人嗎
2020-11-23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