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逾期交房
案例:業主李先生反映,他在2013年12月與某開發商簽訂了購房合同,約定交房時間為2015年4月,但實際上,開發商直到2015年7月才交房,延期交房超過了90天。
建議:當遇到開發商延期交房時,若與開發商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已約定了延期交房的違約金金額,則購房人可依據合同約定的金額要求開發商賠償延期交房的違約金。
若無約定,則依法確定開發商逾期交房違約責任,違約金按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間,有關主管部門公布或者有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同地段同類房屋租金標準確定。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一方當事人有重大違約行為時,另一方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可要求開發商返還所交的預售購房款和利息。
二、定金糾紛
案例:2015年10月,謝小姐在某開發商售樓處認購了一套商品房,交了2萬元認購金并簽訂了認購書。認購書對房屋位置、面積、價款、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時限等都進行了約定。
然而,當謝小姐如約前往售樓處簽訂合同時卻發現,開發商在購房合同補充協議中有許多內容顯失公平,例如逾期交房、逾期辦證的免責條款,無法辦理按揭款應3日內以現金補足等。對此,謝小姐認為這是一份不公平的購房合同,拒絕簽字,要求協商更改合同。隨后,開發商通知謝小姐沒收其定金。
建議:依據最高法院《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司法解釋》的規定,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于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于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在這個案例中,開發商在事先未告知的情況下,要求謝小姐簽訂有不對等條款的合同,侵害了謝小姐的合法權益。在謝小姐提出合理異議后,開發商拒絕協商變更合同條款,并單方提出沒收定金;因此,致使購房合同不能簽訂的責任在開發商。依照上述法律規定,開發商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三、樓盤廣告與實際銷售不符
案例:市民張先生2014年購房,購房過程中,開發商的宣傳廣告上注明,小區內將配套150平方米的會所,還有數千平方米的綠地供老年人休閑娛樂。
交房后,承諾的會所變成了對外經營的酒樓,綠地也變成了停車場。張先生氣憤地表示,當初選擇這個小區,就是看中配套齊全,環境優越宜于養老;現在承諾無法兌現,開發商卻以合同未出現相關約定為由拒絕兌現。
建議:廣告是對整個樓盤的宣傳,不會具體到某套商品房,購房者應對具體的單元、樓層、朝向、戶型等做具體的了解。比如說“二房變三房”“贈送小花園”“俯瞰江景”,“毗鄰公園”等定義較為模糊的宣傳,如果購房者是看廣告宣稱的內容而購房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建議購房者一是不能只輕信廣告,應以實物為準,最好到現場觀看。
此外,廣告及銷售人員所承諾的事項法律上是以書面合同約定為準,購房者在購買商品房時應注意合同上是否標明相應的條款。當購房者在簽訂購房合同時,為了預防后期出現問題時維權難,最好能夠將比較重要或直接影響購房決策的宣傳內容加入到合同正式文本或合同附件中;或者通過留存資料,甚至手機拍照等方式取證,以便于在產生糾紛時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
四、逾期辦理產權證
案例:周女士很氣憤,因為其買房4年了,可房產證一直沒有拿到。據她介紹,2011年她在某樓盤購買了一套房子,當時開發商口頭承諾在9個月內辦下產權證。2015年,周女士打算將該房子出讓,但是因為沒有產權證而遲遲無法交易。
建議: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未按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的審批組織施工、建設,以致出現規劃及竣工驗收困難,是造成產權證逾期的重要原因之一。遇到這種情況,可向法院起訴,要求退房。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3年出臺的《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基本問題的解釋》中,對房開商不按時辦理產權證也有明確規定。購買商品房遲遲拿不到產權證,可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申請賠償損失,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五、房產面積差異糾紛
案例:2014年1月羅先生購買了某小區房屋一套,在2015年12月份開發商交房時,羅先生發現房屋面積由120平方米減小到了117平方米,這種時候他該怎么辦?
建議: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開發商交付使用的房屋面積與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1.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以此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2.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
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承擔;
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開發商返還,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雙倍返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 堅 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聘用講師,執業于浙江合德律師事務所。早年畢業于云南大學,以優異的專業成績獲得法學、金融學雙學位,王堅律師經過全面系統法律理論和律師職業培訓,理論功底扎實。實踐中,具備全面系統的法律專業知識,熟悉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執業五年以來,先后辦理四百多件各類民商事、刑事案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辦案經驗。擅長領域:保險、銀行、證券、物流、建筑工程、商品房糾紛,以及刑事辯護、交通事故等人身損害糾紛、各類經濟合同糾紛,曾辦理過多項涉及公司的非訴案件,擔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企業破產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0房屋中介公司怎么開
2021-03-02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出資未到位股權收益如何確認
2021-03-16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2020-11-16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