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況下可以立案偵查?
1、有犯罪事實
有犯罪事實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二、公安機關如何審查立案材料?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已經接受的材料進行核對、調查。其任務是正確認定有無犯罪事實的發生,應否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為正確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決定打下基礎。
為了做好對立案材料的審查工作,一般采取下列步驟和方法:
1、事實審查。審查事實,首先要審查有無事件發生,然后審查已經發生的事件是否屬于犯罪案件。如果屬于犯罪案件,還要審查對行為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2、證據或證據線索審查。通常的做法有:向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或自首人進行詢問或訊問;向有關的單位或組織調閱與犯罪事實及犯罪嫌疑人有關的證據材料;必要時委托有關單位或組織對某些問題代為調查;對特殊案件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采取必要的專門調查措施;對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認真進行審查,認為證據不充分的,告知自訴人提出補充證據,在立案前法院一般不再進行調查。
綜上所述,發生違法犯罪案件后,被害人最好盡快的報案,這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主要手段。派出所拿到材料,會詢問被害人并審查材料,如果要追究刑事責任并且應當馬上偵辦的,派出所立案。案情重大,自己不具備管轄權的話,派出所會將案件移送給上級部門。不立案也應該向被害人說明理由。
貸款詐騙罪多少錢立案?
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故意傷害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冒用他人信息發工資如何處罰
2021-01-09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