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罪的有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參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但根據最高法關于審理詐騙罪有關問題的司法解釋,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數額較大以2000元為起點。因此你現在可以向警方報警,由公安局最終偵查確定嫌疑人的詐騙數額,超過兩千的話,就構成詐騙罪,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低于兩千的話,只能由警方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相關補充
詐騙手法:“網絡釣魚”是當前最為常見也較為隱蔽的網絡詐騙形式。所謂“網絡釣魚”,是指犯罪分子通過使用“盜號木馬”、“網絡監聽”以及偽造的假網站或網頁等手法,盜取用戶的銀行賬號、證券賬號、密碼信息和其他個人資料,然后以轉賬盜款、網上購物或制作假卡等方式獲取利益。
主要可細分為以下兩種方式:一是發送電子郵件,以虛假信息引誘用戶中圈套。詐騙分子以垃圾郵件的形式大量發送欺詐性郵件,這些郵件多以中獎、顧問、對賬等內容引誘用戶在郵件中填入金融賬號和密碼,或是以各種緊迫的理由要求收件人登錄某網頁提交用戶名、密碼、身份證號、信用卡號等信息,繼而盜竊用戶資金。
二是建立假冒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站,騙取用戶賬號密碼實施盜竊。犯罪分子建立起域名和網頁內容都與真正網上銀行系統、網上證券交易平臺極為相似的網站,引誘用戶輸入賬號密碼等信息,進而通過真正的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系統或者偽造銀行儲蓄卡、證券交易卡盜竊資金。還有的利用合法網站服務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點的某些網頁中插入惡意代碼,屏蔽住一些可以用來辨別網站真假的重要信息,以竊取用戶信息。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我們整理的相應法律規定,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們都應該多長一個心眼,留意網絡無形的毒瘤。當真的遇到不法時,也一定要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有在線律師,若有不解之處,歡迎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以前的合同生效嗎
2021-01-09行政賠償流程有哪些
2021-02-08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