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認定中有哪些問題
一、合同詐騙罪中“合同”認定問題
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的性質認定,原則上應當掌握在適用中國實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圍。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所以常見的有債權合同、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土地使用轉讓合同等民事合同。一些不直接發生債權關系的如合伙合同、聯營合同、承包合同等也應當在內,因為該類合同侵害的客體應當是市場經濟秩序。
二、合同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問題
“非法占有目的”屬于主觀方面問題。這一問題的焦點是:“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在什么時候產生,是否必須在合同簽訂的當時就有?還是可以在合同簽訂后產生?常見的“借雞下蛋”和“拆東墻堵西墻”的行為如何認定?從理論上講,犯罪行為實施的當時,必須是明知自己是在利用經濟合同,以欺騙手段,實施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應當是直接故意,過失和間接故意不能構成犯罪。
社會處在經濟轉型時期,一些合同當事人在沒有資金情況下,依靠以虛構事實騙得的資金進行經營,盈利了可以履行合同,虧損了則無法返還騙取的資金。一般被稱為“拆東墻補西墻”或“借雞下蛋”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實踐中,一般都屬于事實不好確定的情況,在審判實踐中,這類案件判決的事實都沒有確定為“借雞下蛋”,特別是對“成功勝算機會很少,毫無希望”的情況,很難確認是“借雞下蛋”的主觀心理還是合同詐騙的心理。所以一般都以簽訂合同時,就有犯罪故意認定。但在事實上如果有的證據確實能確定是“借雞下蛋”的事實,應當按照民事欺詐處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在合同詐騙的認定過程中需要涉及哪些問題的內容,合同詐騙在認定的過錯中需要注意合同的認定、非法占有目的以及與合同欺詐的區別等問題,對于以簽訂合同的方法騙取財物的行為,認定行為人是否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關鍵在于查清行為人在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合同容易出現糾紛的情況
2021-03-0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