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條款真的能免除責任嗎
司法實踐中對那些明顯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免責條款,法律也是禁止的,否則不但會造成免責條款的濫用,而且還會損害一方當事人的利益,也不利于保護正常的合同交易。為此,《合同法》第53條對確認免責條款無效作出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是造成對方人身傷害;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對方造成財產損失的”。
不得免除故意和重大過失責任
如果允許當事人在合同中訂立免除故意或重大過失責任的條款,則無異于鼓勵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負責任地履行合同,這就與民法通則規定的誠實信用的原則相違背,且不符合合同訂立的目的。
不得免除合同當事人的基本義務
免責條款的免責以合同的基本義務得到履行為前提。如商品房銷售商有將質量合格的、權屬明確合法的房屋交付給購房者的義務,如果在合同中訂立“銷售方不對房屋質量承擔責任”等條款,即屬免除基本義務,是無效的。
3、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免責條款無效
1、顯失公平的無效
我國《合同法》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這種明顯免除自己責任或明顯排除對方當事人主要權利的免責條款,造成了當事人事實上的訴訟地位偏差和不平等,也就是明顯失去公正即顯失公平,必須確認其無效。
2、以各種方式、手段訂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無效
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惡意串通或以合法形掩蓋非法目的,訂立合同中設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均屬無效。
3、格式合同免責條款未向對方當事人提醒注意和詳細說明的無效
格式條款的提供者出于保護其自身利益的目的,而設立一些免除自身責任的條款,簽約時既不向對方當事人提醒,也不向對方當事人作出任何說明,致使對方當事人要么懵懂簽約,要么被迫接受其條款,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因此,合同法要求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在與對方當事人簽訂合同時,應特別提醒合同中所約定的關于免除自身責任的有關條款,并對此條款的本義作出詳細說明,在得到對方當事人的認可后方能生效。故意不提醒注意或作出說明的,則此條款無效。
4、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條款無效
這種免責條款也是與另一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相違背的。所以必須加以禁止。在實踐中,此類免責條款大多出現在雇傭合同、醫療合同以及與人身權相關的合同中。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轉讓公證是怎么樣的
2021-01-07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