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后單純逃逸致人死亡的情況
行為人交通肇事將他人撞傷后逃逸,因為過失致被害人死亡,包括行為人肇事后將他人致傷后逃逸,誤以為被害人沒有受傷或傷勢不重而沒有生命危險,或者誤以為被害人已經死亡、被害人會被在場的群眾或者過往的車輛(如事故發生在鬧市區、過往行人和車輛很多的地區)救助。
在這類案件中,只要行為人明知自己交通肇事卻仍然逃逸,應當均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節處罰。但是如果肇事者致被害人重傷的事故發生在偏僻公路的公路、野外或者是在寒冷的深夜,肇事者明知除了自己以外他人能給予救助的可能性極小,仍然駕車逃逸,最終導致被害人死亡,此時肇事者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在逃逸過程中又發生交通事故,即二次肇事的情況,分兩種情形:
1、肇事者交通肇事致被害人重傷或死亡后逃逸,并因后一逃逸行為再次發生交通事故致被害人重傷或死亡。前交通肇事行為和后肇事行為均構成交通肇事罪,但是此種情況下對之按交通肇事罪進行數罪并罰。而適用刑法第133條交通肇事罪的第三個量刑檔次,在此刑罰幅度內從重處罰。
2、肇事者交通肇事后,駕車逃逸,在逃跑途中以駕車撞人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這種情況多由于行為人因交通肇事緊張恐懼而失控,為逃避罪責而不顧一切,駕車飛馳撞車撞人,造成多人傷亡。
行為人主觀上已有過失轉化為間接故意,放任不特定的多數人的死傷結果的發生,客觀上實際危害了或威脅到了不特定的多數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因此對后一行為應按刑法第115條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則行為人應當對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兩罪承擔刑事責任。
(三)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按照《解釋》第六條規定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因為肇事者先前的肇事行為和移動受害人的行為引起了其對受害人生命的救助義務,而行為人并沒有履行自己的救助行為,致使受害人受害人死亡或者嚴重殘疾,對受害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侵害。因此應當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如果前一肇事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則對肇事者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進行數罪并罰。
(四)肇事逃逸過程中有加害行為的
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在逃逸過程中介入肇事者的“加害”行為,如拖著傷者逃逸故意倒車軋人,將受害人拋入水中,致人重傷或死亡的,對此行為應當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對肇事者應當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和交通肇事罪進行數罪并罰。
交通肇事是指車輛行為人在行駛過程中,發生碰撞、碾軋、刮擦、翻車、墜車、爆炸、失火等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等交通事故,承擔事故相應責任的情形。刑法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前財產保全申請書是要自己寫嗎
2020-12-08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保險的作用
2021-03-17土地承包合同怎么寫,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06對拆遷補償有異議應該怎么處理
2021-01-09拆遷獎勵費一般能拿多少錢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