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相關的配套措施落后
從立法的本意來看,我可以理解立法者的本著對受害人利益傾斜性。雖然說我國有些地方也實行了幾年,但畢竟是缺乏經驗;國外雖然有經驗可借鑒,但是又不一定適合我國的實際。所以,關于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立法者實際上還是采用一向的作法,先規定一個原則性的規定,待條件成熟時再出臺細則。因此,在現階段,這個制度的實踐還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例如:這個基金會的成立,資金的來源,管理細則(保險方面的管理雖然可以參照保險法,但是這個又是有別于商業性的保險,必須有獨立的規定才行),賠償的執行,數額的支付,代位追償權,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會出現。所有這些還是有待于實踐經驗的進上步總結和法律的進一步完善的。以下是我個人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或者說是對未來制度的一些建議吧。
1社會救助基金要成立、運作困難重重
新《交通安全法》規定,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未參加第三者強制保險的車輛肇事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該基金先墊付部分或全部搶救費用,該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事故責任人追償。交警部門已不能再指定預付搶救治療費用,也不能收繳當事人交通事故保證金。國家同時規定強制保險制度和設立社會求助基金。但在實際中的情況又是怎樣呢?實踐中,例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資金來源,究竟由誰來管?什么時候能出臺?”“車禍救治費到底該誰出”等等這些問題沒法解決,發生了交通事故甚至都不知道這樣一個機構到底在哪。
借鑒國外成功經驗,規定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并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下簡稱救助基金)作為這一制度的補充。推行社會求助基金會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在我國還要進行各方的摸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救助基金來源:主要“有按規定從‘第三者強制責任險’中抽取的費用肯定是資金的主要組成部分;此外,財政方面應該有一定的撥款,社會捐贈也將可能是來源之一。”[19]具體地說,應該包括:除未辦理強制保險所處以的罰款外,還包括按規定從強制保險費中提取,代為追償所得,依照該條例規定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處以的罰沒收入,社會捐贈,基金孳息,按規定征收的滯納金和其他收入。《交通法》規定,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國家規定投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公安機關交管部門扣留車輛至依照規定投保后,并處依照規定投保最低責任限額應交納的保險費的兩倍罰款。罰款全部納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