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證朋友自殺是否構成犯罪
如果當事人想自殺,并告知其朋友,并要求其提供安眠藥,其行為屬于間接故意殺人,應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其朋友不知道他要自殺,為其提供了安眠藥,不負刑事責任,頂多是違反國家控制藥品規定,承擔相應行政和民事責任。
一、沒有法定救助義務的,不構成犯罪,但有可能承擔民事責任。
有法定義務而不救助的,或構成故意殺人罪。
二、依據刑法相關規定及理論,法定救助義務情形主要有:
1、危險源
先行行為導致危險產生的,例如,你家養大型犬,然后你養的狗咬人,你就有救人的義務,你不救,就涉嫌故意傷害罪。
開車違章駕駛不小心撞到人了,就有救助的義務,不救跑了人死了。就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2、特定關系
例如,醫生與病人,消防員與火災中的被害人,游泳場的救生員與游泳者等;
負有救助監督關系的,如父母對未成年子女,幼兒園阿姨與小朋友等這種的,是有救助的義務的。
3、特定領域的監管者
有人在馬路上自殺,你作為一個路人,不救助,不構成犯罪。(你對馬路沒有監管的權力與義務)
如果有人在你家里自殺,你旁觀不救助,可能構成犯罪。(家是你的地盤,有監管的義務)
有人在公園里自殺,公園的保安看到了不救助,可能構成犯罪。公園里的游客看到了,不救助,游客不構成犯罪。(公園的保安是公園的監管者,游客不是監管者)
但上述情形是否構成犯罪,必須要有相關證據佐證,并由法官進行綜合判定。
二、間接故意殺人罪
實施的行為在主觀上是屬間接故意,還是過于自信的過失。所謂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而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可以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過失犯罪的主觀心理態度。
有法定義務而不救助的,或構成故意殺人罪或者間接故意殺人罪,如果有人在你家里自殺,你旁觀不救助,可能構成犯罪,如果其朋友不知道他要自殺,為其提供了安眠藥,不負刑事責任。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在何方起訴
2021-03-25新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1-03-26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原攝影師控他人侵權走什么法律程序
2020-11-20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