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釁滋事罪可以判緩刑嗎
我國現(xiàn)行刑法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jù)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jié)和悔罪表現(xiàn),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钡谄呤臈l規(guī)定:“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本唧w理解就是:
1、適用緩刑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適用緩刑的對象只能局限于罪行較輕的犯人。在我國主刑中,管制是最輕的一個刑種,但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種不關押的刑種,因此失去了適用緩刑的必要性。適用緩刑的對象,刑罰為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人民法院的宣告刑,而不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法定刑。比如犯罪的法定刑雖然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如果罪犯具有法定從寬情節(jié),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具備緩刑條件的,仍然可以宣告緩刑。
緩刑的禁止性條件是犯罪分子是累犯。累犯之所以不適用緩刑,是因為累犯主觀惡性較深,不易教育改造,社會危害性較大。
2、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屬于累犯。這只是適用緩刑時必須遵守的對象條件,但它并不意味著所有被判處這種特定刑罰的犯罪分子,都應當宣告緩刑。適用緩刑的實質條件,必須是犯罪情節(jié)不很嚴重,主觀惡性不深,并且具有悔罪表現(xiàn)。
3、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是宣告緩刑的推定條件。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是宣告緩刑所期待的重要目標的宗旨,同時,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實際上是指罪犯不存在再犯罪的趨勢或再犯罪的可能性。認定罪犯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僅僅是一個可能性的預測。但是,這種可能性的預測不能主觀臆斷,應當依據(jù)客觀事實進行綜合論證。
二、尋釁滋事罪客觀行為方式有哪些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無事生非,起哄搗亂,無理取鬧,毆打傷害無辜,肆意挑釁,橫行霸道,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刑法采取了列舉式立法模式,具體行為如下: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
隨意毆打他人,是指出于耍威風、取樂等不健康動機,無故、無理毆打相識或者素不相識的人。情節(jié)惡劣是指隨意毆打他人手段殘忍、多次隨意毆打他人、造成被毆打人自殺等嚴重后果。
(二)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jié)惡劣
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是指出于取樂、尋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動機,無故無理追趕、攔擋、侮辱、謾罵他人,此多表現(xiàn)為追逐、攔截、辱罵婦女。這里的情節(jié)惡劣主要是指經(jīng)常性追逐、攔截、辱罵他人的,造成惡劣影響或者激起民憤的;造成其他后果的等等。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
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有公私財物,是指以蠻不講理的流氓手段,強行索要市場、商店的商品以及他人的財物,或者隨心所欲損壞、毀滅、占用公私財物。這里的情節(jié)嚴重,是指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的公私財物數(shù)量大,造成惡劣影響,多次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造成公私財物受到嚴重損失。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
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是指出于取樂、尋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動機,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制造事端,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肘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是指公共場所正常的秩序受到破壞,引起群眾驚慌、逃離等嚴重混亂局面。
行為人只要有上述四種情形中的任意一種,就構成尋釁滋事罪。
綜合以上介紹,我們知道涉嫌構成尋釁滋事犯罪的,其實也是有可能適用緩刑的,但必須要滿足法律規(guī)定的緩刑條件才可以。所以說,如果您想知道自己到底滿不滿足緩刑條件,可以到律霸網(wǎng)請專業(yè)的律師來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jù)嗎
2020-11-14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交通事故怎么訴訟賠償
2021-03-01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上海城鎮(zhèn)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2021-02-04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什么時候發(fā)證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