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結束勝訴,對方上訴,現在才知道一審結束律師工作也結束了,在等二審通知期間是不是應該盡早找律師準備二審的工作呢?不過現在家庭因住院打官司經濟很困難了!
律師解答:
如果感覺自己能夠打,就不必請律師了,如果感覺不行,還是早請為好,上訴改判的幾率不是很大,但還是謹慎點好。
相關法律知識:
我認為請律師有以下好處:
一、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的分工趨向于更加細化,更加專業化。法律事務屬于專業性強的事務。相對于當事人來說,律師對法律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律師通曉法律、熟悉訴訟程序,律師也更具有法律事務的處理能力。如果你本人是法律專業人士,那么我上面的話就算白說。即使是法律專業人士,有時因為主攻方向不同,也會落入隔行如隔山的地步。與古代行醫者有自家人不給自家人看病的行規一樣,我還是建議法律專業人士遇到法律事務也應該請律師。
二、律師可以幫助當事人調查收集證據。絕大多數的政府部門和企業都會接受律師前往調查收集證據,而當事人自己卻不具備這樣的便利。
三、訴訟是一種高超的技巧,需要當事人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快速反應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訴訟的對抗性相當強。法庭如戰場,我的感覺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我記得這樣一個故事:一老太有兩個女婿,大女婿是賣香火的,專挑晴天才有生意;小女婿是買雨傘的,只有雨天才會有生意。于是老太太晴天擔心小女婿生意不好,雨天有擔心大女婿生意不好。后來經高人指點,老太便轉憂為喜,因為晴天大女婿生意好,雨天小女婿生意好。(我發現這個故事有點荒謬,因為雨天也可以賣香火,雨傘晴天也可以擋太陽。)我想說的不是老太的心情怎樣才會好,而是即使你是老天爺,遇到利益完全對立的兩個人,你也無法平衡雙方的利益。所以,在訴訟活動中,當事人不能完全依賴法官。我的看法是,律師是彌補當事人能力不足的代理人,一般情況下,請律師的當事人會比不請律師的當事人更為有利;請好律師的當事人會比不請律師的當事人更為有利。我在執業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當事人不請律師的,開庭時話說不明白,總給人感覺言猶未盡。
四、訴訟是有風險的,當事人利益紛爭的領域,律師也不敢掉以輕心。稍有疏忽,也會給當事人帶來損失。幸運的是,上海律師的執業活動是經過保險公司投保的,律師執業有過錯,保險公司會賠償當事人的損失。與當事人自己打官司相比,請律師也算是有雙保障吧。
當然,請律師的好處遠不止以上說的這四條。看了以上的內容,你是不是也有了請律師的想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算我沒白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股權轉讓法律意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3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土地轉讓的手續需要什么
2021-03-05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