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報道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按照中國《刑法》一般的犯罪構成理論,所謂的犯罪構成包括犯罪主體、犯罪客體、犯罪的主觀方面和犯罪的客觀方面等四個基本要素。“披露、報道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罪”也不例外。
一、犯罪主體
所謂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依法對自己罪行負刑事責任的人。犯罪主體分自然人主體和單位主體兩種。
披露、報道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既可能是個人行為,也可能是職務行為。因此,其犯罪主體既可能是自然人如記者、編輯以及其他掌握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的人,也可能是單位如媒體和其他發布信息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
二、犯罪客體
所謂犯罪客體,是指進入主體對象活動的領域并和主體發生聯系的客觀事物,是主體活動所指向的對象,是犯罪行為侵犯的社會關系或犯罪行為侵害的社會利益。這里需要區別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的關系。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為所指向或直接作用的具體事物。
在“披露、報道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罪”中,犯罪客體是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是國家司法權的正常行使,而犯罪對象是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
二、主觀方面
所謂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在進行犯罪活動時的思想意識活動,包括故意和過失;其中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的心理態度)、間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的心理態度),過失分為過于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
披露、報道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罪,從主觀方面言之,既可能是直接故意,也可能是間接故意,還可能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但應不可能是過于自信的過失。
四、客觀方面
所謂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主體的肢體的一系列感性動作或外部活動。
在“披露、報道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罪”中,指犯罪主體“公開披露、報道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中不應當公開的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八條?之一?【泄露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罪】司法工作人員、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泄露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中不應當公開的信息,造成信息公開傳播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泄露國家秘密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九十八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披露、報道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罪】公開披露、報道第一款規定的案件信息,情節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可能導致專利新穎性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12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