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造成多處傷殘、構成多個等級傷殘如何計算殘疾賠償金
人民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經常會出現一個受害人被司法鑒定機構評定了多個傷殘等級的情況?!?a href='http://www.bjxgfjob.com/peichang/50.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雖然對殘疾賠償金作出了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钡珜Χ鄠€傷殘等級的情況如何處理沒有作出規定。以至實踐中做法不一,有很多地方都是按最高一個傷殘等級賠償了殘疾賠償金而對低的傷殘等級的殘疾賠償金沒有考慮。
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自2004年向全區各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及相關民事審判庭下發文件,轉發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法〉的通知》和《關于印發〈2004年度內蒙古自治區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的通知》并要求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參照。
這就明確為處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多等級傷殘如何計算殘疾賠償金的問題提出了可操作依據。
正確的做法就是按照2002年公安部新出臺的(GB-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附則及附錄B的規定,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是按傷殘者的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和賠償指數等加以計算。
“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方法”適用如下公式:
(∑Ia.i≤10%,i=1,2,3,……n,多處傷殘)
式中:C――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元;
Ct――傷殘賠償總額,元;
C1――賠償責任系數,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0≤C1≤1;
Ih――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即多等級傷殘者,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分比(%)表示;
Ia――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分比表示,0≤Ia≤10%
通俗的理解為:傷殘實際賠償額=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最高傷殘賠償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1+傷殘賠償附加指數2+………傷殘賠償附加指數n)
傷殘賠償指數在《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中已有明文規定,但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卻沒有規定,也無相應的司法解釋,造成人民法院在確定多等級傷殘賠償金時標準不一,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不同人員計算出的賠償金出入很大。
一人有5處傷殘,等級分別是:3級、4級、5級、6級、7級。3級:傷殘賠償指數為80%,4、5、6、7傷殘賠償附加指數之和不能超過10%,超出的按10%計算。故傷殘賠償指數與各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之和不能大于90%。
如某人傷殘三處,分別評定為六級,七級和九級,在交通事故中承擔30%的責任,對方承擔70%,則他的賠償額為:實際賠償額等于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70%×(幾個傷殘等級最高一個六級的傷殘賠償指數50%+七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九級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注:其余兩處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各處均須小于等于10%)
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佛中法民一終字第917號關于多等級傷殘如何計算殘疾賠償金的問題的論述:被上訴人招某有三處傷殘,其最高的傷殘等級為九級,即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為20%;其余兩處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各處均須小于等于10%,原審酌情以每處5%計算并無不當;同時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與兩處傷殘賠償附加指數之和(20%+5%+5%)滿足小于等于100%的規定。由于該規定按傷殘者的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賠償指數及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等綜合計算,更能體現對多處傷殘者公平合理的補償,也符合我國的司法實踐,故原審計算被上訴人招某應得的殘疾賠償金為數額恰當,本院予以維持。
鑒于傷殘賠償附加指數沒有明確規定各地標準不一,在相關標準制定機關對此未作出明確規定之前筆者提出探討性意見,適用累積法來計算“多等級傷殘賠償金”。聽聽傷殘賠償標準。
如:某人傷殘三處,構成八級、九級、十級傷殘,則八級傷殘賠償指數為30%;九級傷殘賠償指數為20%,先計算出距最高的傷殘等級較近的某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某級傷殘賠償指數乘以(1減去多處傷殘等級中最高一處的傷殘賠償指數),這樣計算出某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那么某人的九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20%×(1-30%)=14%;再計算距最高傷殘等級位次較遠的另一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另一級傷殘賠償指數乘以(1減去多處傷殘等級中最高一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再減去先計算出的某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再多處傷殘的依此法計算],十級傷殘賠償指數為10%,那么某人的十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10%×(1-30%-14%)=5.6%.代入“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方法”公式,即某人的綜合傷殘賠償數等于傷殘賠償總數×賠償責任系數×﹝30%+(14%+5.6%)﹞,法制手抄報。因為括號內的數值必須小于或等于10%,故取最大值10%,最后某人獲賠償額等于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30%+10%)。
如一人兩處傷殘各為一級傷殘,仍按100%計算,而不是200%或110%
此方法雖比較繁瑣,但比較科學、合理,更符合‘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方法’公式設計理念也便于掌握。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人民法院:**文王志強
(原來觀點是:2-5級每次提高為百分之四;6-10級每次提高為百分之二;但總和不超過百分之十或超過一級傷殘百分之百的賠償比例)
構成多個傷殘等級如何計算殘疾賠償金?
自起,凡在道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一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GB-2002)》。
該標準規定,構成多個傷殘等級的殘疾賠償金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C=Ct×C1×(Ih+∑Ia,i)(∑Ia,i≤10%,i=1,2,3……n,多處傷殘)
式中符號含義:
C: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
Ct:傷殘賠償總額,按其中最高一個級別計算。
C1:賠償責任系數,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0≤C1≤1;
Ih:多個傷殘等級中最高一個的傷殘賠償指數(比例),**分比(%)表示,
Ia: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分比表示,0≤Ia≤10%。
對于上述計算公式的通俗表達為:
實際賠償額=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幾個傷殘等級最高的傷殘賠償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1+傷殘賠償附加指數2+……+傷殘賠償附加指數n)。
具體傷殘等級對應的傷殘賠償指數為:
一級:100%;二級:90%;三級:80%;四級:70%;五級:60%;六級:50%;七級:40%;八級:30%;九級:20%;十級:10%。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Ia)的取值范圍為:0≤Ia≤10%,也就是說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必須小于10%。存在一級傷殘時,其他等級被吸收,不計算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和傷殘賠償指數不同。對傷殘賠償指數上述標準有明確規定,不同傷殘等級都有對應比例(指數)。而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則沒有具體規定,不同傷殘等級沒有對應比例(指數)。所以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有的是在取值范圍內(0≤Ia≤10%)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級以下一個固定值,五級以上一個固定值。Ia的合理取值應為:二級為10%,三級為9%,四級為8%,五級為7%,六級為6%,七級為5%,八級為4%,九級為3%,十級為2%。
淺析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方法
[內容提要]在審理致人傷殘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十級傷殘賠償標準。傷殘賠償金是損害賠償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正確計算直接影響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受害人的傷殘經鑒定部門評定,存在多種傷殘等級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需要通過綜合計算公式來計算傷殘賠償金,而該公式中的Ia--"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的取值決定著最終賠償數額的多少。本文通過多等級傷殘綜合計算公式,進一步論述了Ia的合理取值范圍,并總結了各地法院在審判實踐中對Ia的實際應用。
一、多等級傷殘綜合計算方法的出臺背景和意義
之前,《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適用的標準是1992年公安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35-1992(以下將該標準簡稱為"GA35-1992")。起,則開始適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2002(以下將該標準簡稱?GB-2002")。GB-2002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了GA35-1992。至此,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從行業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
GB-2002是傷殘評定工作適用的新標準。這個新標準是在充分總結1992年公安部發布的GA35-1992的執行經驗和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礎上起草形成。該標準進一步完善了傷殘等級十級分類法,在全面規范人體傷殘程度的同時,還建立了多等級傷殘綜合計算數學方法,為解決多處傷殘的評定問題提供了依據。
在GB-2002實施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GA35-1992對多處傷殘的情況是進行綜合評定的,不能全面反映受害者綜合傷殘程度。在GB-2002實施后,對傷害造成的多處傷殘不再直接進行綜合評定,而是按受傷部位分別評定殘級,再根據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方法,確定傷殘賠償指數后,計算出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這樣評定的好處在于更準確反映受害人的受傷程度,在殘疾賠償金的計算方法上更科學更合理。
二、多等級傷殘綜合計算公式及對公式中各因素的解讀
GB-2002在附錄B--B.2"傷殘標準"中列出了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金的計算公式。公式為:C=Ct×C1×(Ih+∑Ia,i)
1、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因素
C--對傷殘者的實際賠償額,元;Ct--傷殘賠償總額,元;C1--賠償責任系數,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傷殘賠償指數。**分比(%)表示;Ih--傷殘等級中最高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即多等級傷殘者,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分比(%)表示;
Ia--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分比(%)表示;
∑Ia,i--指若干個Ia之和,即Ia1+Ia2+……Ian,(i=1,2,3……n,)所以,對于上述B.2中的計算公式,也可以通俗的表達為:傷殘實際賠償額=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多個傷殘等級中最高的傷殘賠償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1+傷殘賠償附加指數2+……傷殘賠償附加指數n)。
2、公式中各因素的取值
3、對公式中各因素的解讀
(1)Ct--傷殘賠償總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排除本條第一句話規定的傷殘等級因素,也可以說當傷殘等級為一級時,Ct=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20年。該數額是傷殘者可能獲得的最高傷殘賠償額,所以也被稱作了"傷殘賠償總額"。
(2)C1--賠償責任系數
就是損害事故中事故責任方應承擔責任的比例,如對方全責則取100%,如雙方對等責任,則取50%,如對方負主要責任且三七分責,則取70%。以此類推。
(3)Ih--傷殘等級中最高級的傷殘賠償指數
傷殘等級具體等級對應的賠償比例(即傷殘賠償指數)為:
一級100%,二級90%,三級80%,四級70%,五級60%,六級50%,七級40%,八級30%,九級20%,十級10%。當一個受傷害者的傷殘構成多等級傷殘時,Ih取其中最高一級傷殘所對應的指數。
(4)Ia--傷殘賠償附加指數
指每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即,在有多個傷殘等級時,由于只計算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其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每增加一處傷殘按另外的賠償比例計算,該賠償比例是附加計算的,因此被稱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Ia**分比(%)表示,且0≤Ia≤10%。另外,還須滿足:∑Ia,i≤10%,即Ia1+Ia2+……Ian,應小于或等于10%;Ih+∑Ia,i≤100%。即,Ih+Ia1+Ia2+……Ian,應小于或等于100%。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和傷殘賠償指數不同。對傷殘賠償指數,《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有明確規定的標準,不同傷殘等級都有對應比例(指數)。而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則沒有具體規定,不同傷殘等級沒有對應比例(附加指數)。所以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樣。有的是在取值范圍內(0≤Ia≤10%)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級以下一個固定值,五級以上一個固定值。綜合網上學者的意見,Ia的合理取值應為:二級為10%,三級為9%,四級為8%,五級為7%,六級為6%,七級為5%,八級為4%,九級為3%,十級為2%(存在一級傷殘時,其他等級被吸收,不再計算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如何取值,還有待制定機關早日對Ia的標準做出統一規定。
三、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對Ia取值的做法
GB-2002在附錄B"傷殘標準"中,雖規定了多等級傷殘的計算公式,但沒有規定具體的計算方法、步驟或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的對應數值(即什么等級的Ia為多少),以及該如何浮動,也未對Ia進行舉例說明其如何適用,導致在司法實踐中確定Ia時隨意性很大,致使確定賠償額時也頗有爭議。各地、各司法機關、各鑒定機構、甚至同一單位的不同人在執行時均不一致。Ia的確定,是由各地根據情況制定相應的規定或由人民法院自由裁量。目前各地法院對Ia取值的做法有:
按照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Ih)為基數,屬二級至五級的,每增加一處,增加附加指數4%;屬六級至十級的,每增加一處,增加附加指數2%。附加指數合計不超過10%,賠償指數合計不超過100%。
2、云南
從一級至十級,分別取附加指數0%,10%,9%,8%,……,2%。附加指數合計不超過10%,賠償指數合計不超過100%。
3、廣東和青海的部分地區
從一級至十級,分別取附加指數10%,9%,8%,……,1%。附加指數合計不超過10%,賠償指數合計不超過100%。(注:一級的附加指數為10%,存在一級傷殘時,其他等級被吸收,不再計算傷殘賠償附加指數。)
4、江蘇
每增加一處傷殘,即取附加指數5%。附加指數合計不超過10%,賠償指數合計不超過100%。
5、江西的部分地區
多處不同的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相加得到一個傷殘賠償比例,賠償指數相加之和大于100%時,取100%。
6、北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資格預審公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9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