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六年初以來,全國上下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活動,商業賄賂雖然發生在商業活動中,但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密切相關,嚴肅查處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活動中謀取非法利益、索賄受賄,是當前辦理商業賄賂案件的重中之重。從目前查處的涉及商業賄賂犯罪案件來看,絕大多數仍然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件。受賄罪與公司、企業或其它單位人員受賄罪除犯罪客體與主體有所不同外,兩者的客觀方面與主觀方面基本一致,因此認真研究受賄罪的有關問題,對于當前的反腐敗工作仍然具有現實意義。下面筆者就實踐中遇到的與受賄罪認定有關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一、事后受財是否構成受賄罪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因此受賄罪分為索取型與收受型。對于后者,行為人必須同時具有非法收受他人財物與為他人謀取利益二個要件,才能構成受賄罪。非法收受他人財物與為他人謀取利益,可能同時發生,但實踐中更常見的是二者有先有后。事后受財,就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時,沒有收受他人財物,而是在職務行為結束以后收受財物的情形。事后受財又可分為事先有約定的與事先無約定的事后受財。事先有約定的事后受財,構成受賄罪并無爭議,本文不予討論。對于事先沒有約定的事后受財,能否構成受賄罪,學界歷來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事前沒有賄賂的約定,由于行為人正當行使職務行為在客觀上對他人形成利益,為此受益人在事后向行為人交付財物表示感謝而行為人予以收受的所謂事后受財行為,由于行為人主觀上雖有收受財物的故意但沒有將為他人謀利益作為交換條件而收受他人財物的故意,因此不構成受賄罪。”[①]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當國家工作人員事前實施某種職務行為(不管是否正當合法),客觀上為他人謀取了利益時,他人向國家工作人員交付的財物,就是對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不正當報酬;國家工作人員明知該財物是對自己職務行為的不正當報酬而收受,就具有了受賄罪的故意。”[②]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在受賄罪中,為他人謀取利益與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在時間的順序上并不是必然固定的,有時表現為先謀后收”,有時表現為先收后謀”,也有時表現為邊收邊謀”。同樣是接受不該由自己所擁有的財物,只是一個在為他人謀取利益之前,一個在為他人謀取利益之后,兩者之間的唯一區別只是時間的先后順序不同而已,如果一個構成犯罪,一個不構成犯罪,無論在法理還是在情理上都是說不通的。從司法實踐看,如果規定事后受財不構成受賄罪,那么無疑是對職務行為廉潔性的一種挑戰,因為受賄者可以選擇收受財物的時間,在為他人謀取利益后收受財物,這樣就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受賄罪的本質是權錢交易,因此認定受賄罪故意的關鍵,不在于行為人為他人謀利時是否具有收受財物的意圖,而在于行為人收受財物時是否明知該財物是對其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利的回報。對于謀利在先,賄賂在后的事后受財行為,即使事前無約定,只要行為人在接受財物時認識到該財物不是其依法應當取得的利益,而是其職務行為的不正當報酬,先前的謀利行為與收受財物有著不可分割的對價關系,就符合了受賄罪主觀故意的要求,成立受賄罪。當然,事后受財行為構成受賄罪的前提是行為人仍然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如果行為人收受財物時已離退休或離職,則另當別論。二、職務變動是否影響受賄罪的成立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擔任領導職務的干部,經常調動或升遷,可能出現行為人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與收受他人財物的行為分別發生在擔任不同職務的情形,比如:甲擔任A市規劃局局長時利用職務便利為乙謀取利益,但沒有收受財物,數年后甲調任B市教育局局長,期間并沒有為乙謀取利益,但乙為感謝甲擔任A市規劃局長時對其提供的幫助而送給甲財物,甲予以收受。對于這種情形,實踐中有人提出,甲為乙謀取利益時,并沒有收受乙的財物,乙后來送給甲財物時,甲已經不再擔任原來的職務,也沒有利用新的職務為乙謀取利益,故甲收受財物的行為與其職務沒有任何聯系,對此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離退休后收受財物行為應當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的精神來處理,以雙方有事先約定為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現執業于湖北省規模最大之一的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湖北省律師協會會員,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始終秉持“專業、專一、專情,為您的事而專”的執業理念,以深厚的法學功底為依托,以豐富的辦案經驗為拐杖,以當事人最大利益為導向,為當事人提供辦案最專業,服務最美好,最優質的法律服務。執業以來以專業化、品牌化、團隊化為發展方向,致力于致力于勞動、人損、建設工程領域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并辦理了大量的勞動爭議、人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為當事人提供了全方位專業法律支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誠信、責任的品質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獲得了當事人的信賴和好評!
企業破產或倒閉,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2020-11-12農民工工資拖欠怎么辦,被拖欠工資要怎么進行維權
2021-03-14訴訟保全能否凍結房產
2021-01-14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