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敲詐勒索和招搖撞騙區別是什么?
(1)前罪是以“騙”為特征的,被害人在受騙后往往是“自愿”交出財物或出讓其他合法權益;而后罪,雖然也有“詐”的成份,但卻是以“恫嚇”被害人為特征,即對財物的持有者施以恫嚇,造成其精神上的恐懼,出于無奈,被迫交出財物而出讓其他合法權益。這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2)前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的活動,其直接侵犯的不僅可能是財產權,也可能是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其他合法權益;而后罪侵犯的客體只能是公私財產所有權。
二、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兩者都表現為欺騙行為,而且招搖撞騙罪也可以如詐騙罪那樣騙取財物,因而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侵害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僅限于公私財產權利。
(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和方式進行。
(3)犯罪的主觀目的不同。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的目的廣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的不同。只有詐騙數額較大以上的公私財物的,才可構成詐騙罪;而法律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的構成并無數額較大的要求,這是因為,這種犯罪未必一定表現為詐騙財物,而有可能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現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決定的對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的破壞。盡管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有上述區別,但在行為人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去騙取財物的情況下,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屬于想象競合犯。處理想象競合犯的案件應當按照從一重罪處的原則。
(5)犯罪目的的不同。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敲詐勒索罪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事實認定上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適用情況來處理,特別是對于敲詐的行為和招搖撞騙的行為應當結合犯罪分子的實際犯罪事實來處理,在由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后作出統一處理。
招搖撞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招搖撞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招搖撞騙罪的司法解釋有什么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
2021-01-30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0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