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該規定把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列入精神撫慰金的類型。這與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不一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以及本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確定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各項的實際賠償金額。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該規定明確了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存在兩種性質的賠償金,一種是物質損害賠償金,包括該解釋的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的,另一種即為精神損害撫慰金,被侵權人可以同時要求物質損害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給付。
該解釋第二十五條所規定的殘疾賠償金以及第二十九條所規定的死亡賠償金應當屬于物質損害賠償金,是對于被侵權人由于傷殘或死亡所喪失的未來收入的一種補償,并不帶有精神上的撫慰作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被列入精神撫慰金的類型,與現行司法解釋不一致,根據《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在該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該解釋不一致的,以該解釋為準。所以對于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性質的認定,應當以《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準。
綜上,在賠償糾紛案件中,受害者本人及其親屬可以在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之外同時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與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是并列的賠償項目。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主要根據以下因素加以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架輕傷需要什么證據
2020-11-22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抵押物滅失怎么辦
2020-11-13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