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被提起公訴可以辯護么?
被告人進行自我辯護是被告人的法定權利,不僅可以自行辯護,還可以委托一至二名辯護人進行辯護。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二、種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2條、第33條和第34條,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辯護種類有三種:
1、自行辯護
自行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針對指控進行反駁、申辯和辯解的行為。自行辯護權與國家追訴權是同時產生的,任何公民一旦被追訴,進入刑事訴訟程序,就自動享有自行辯護權,進行上述辯護行為。自行辯護權貫穿于整個刑事訴訟,無論是在偵查階段,還是在審判階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為自己辯護。
2、委托辯護
委托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委托律師或其他公民擔任辯護人,協助其進行辯護。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人的時間具體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1)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
(2)被告人隨時有權委托辯護人。
上述規定表明,我國《刑事訴訟法》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辯護人的選擇問題上遵循意思自治原則,即要否委托辯護人、委托何人做辯護人,均由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決定。
3、法律援助辯護
法律援助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存在法定的情形,而由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辯護。因此,法律援助辯護是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為前提的,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經委托辯護人,那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存在法律援助辯護的問題。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4條對法律援助辯護的情形和程序進行了專門規定,總體上講分為申請指派援助和法定指派援助兩種情形,
如果司法機關發現了任何的違法行為后當事人也是可以為自己的罪行進行辯護的,那么當事人的辯護權也是國家賦予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權益,在進行辯護時也是需要辯護人將真實有效的證據提交至法院,如果說訴訟的當事人存在一定的經濟困難也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
哪些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能拒絕辯護人為自己辯護嗎
被告人享有的辯護權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臉部骨折工傷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2-12主犯如何數罪并罰
2020-11-23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不合適的律師該怎么解聘呢
2021-01-29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