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日的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并送達當事人。”
2004年5月1日的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經過勘驗、檢查現場的交通事故應當在勘查現場之日起10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果確定之日起5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可見,新交通法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一種認知結論。
舊交通法規定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的,可在接到交通事故認定書十五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重新認定,即行政復議;新法取消了這一環節。
理論上,現在的法律規定交通事故認定書僅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一個證據使用,但實際操作中幾乎都是被法院直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責任的依據。所以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認定不服,在提起交通事故賠償訴訟時,就需花大力氣向法院提交其他證據證明,以爭取最大利益,如交通事故現場圖、車輛鑒定書、尸體鑒定書、詢問筆錄、證人筆錄等;尋找事故現場目擊者,要求證人出庭作證等,力求還原事實真相盡最大程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關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第四條規定:當事人僅就公安機關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和傷殘評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或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對作出的行政處罰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或就損害賠償問題提起民事訴訟的,以及人民法院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時,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公安機關所作出的責任認定、傷殘評定確屬不妥,則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審理認定的案件事實作為定案的依據。
既然不針對責任認定書本身賦予司法救濟權,自然有相應制度保障,這也是符合司法基本原則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前車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車碾壓如何定罪
2021-03-10離婚后賣房子需要對方簽字嗎
2021-02-03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