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上規定假想防衛是犯罪嗎?
假想防衛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構成過失犯罪,也可能屬于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假想防衛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對于假想防衛,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對于過失犯罪來說,不能籠統的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實際案例來進行相關分析。如果是行為人主觀意識上存在著防衛意圖的話,那么只能按照意外過失傷人來進行相關處理。如果行為人并無防衛措施,但還是造成了他人的傷害的話。一般按照意外的事故來進行相關處理,不承擔相關刑事責任。
行為人假想防衛定罪嗎?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假想防衛過當不排除故意想過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互換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7游客遭野生動物攻擊的景區是否該承擔責任
2020-12-26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