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自首可以免除自己的刑法嗎?
犯罪后自動投案,審理時會從輕或減輕處罰,自動投案也包括被家人或朋友說服然后去投案或在家人和朋友陪同下投案,投案后必須交代一切犯罪事實,如果只是去自首而不配合辦理案件,如不交代犯罪經過不算自首,如交代了執法機關還沒有掌握的線索或事件還可以在量刑上減輕。
《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第六十八條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二、余罪自首與一般自首的區別
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這一規定理論上通常稱之為余罪自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這一解釋,進一步確定了“余罪自首”中所謂的“余罪”只能是與已掌握罪行不同的異種罪行。余罪自首和一般自首的顯著區別在于:
1、余罪自首的主體是因他罪已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正在服刑的罪犯,對其如實交代的余罪,不存在自動投案這一前提要件;
2、余罪自首主體所如實交代的余罪,必須是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如已經為司法機關所掌握則不能成立余罪自首;
3、余罪自首主體所如實交代的余罪,必須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如屬于同種罪行亦不能成立余罪自首。
綜合上面所說的,自首是屬于改過自新最好的表現,只要有此行為,那么就可以得到法律的認可,從而減輕自己的刑法,如果案件危害不大的話,一般還會免除自己的刑法,所以,在犯了錯之后就要懂得如何認錯,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原諒。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合同糾紛的十大處理規則
2021-02-20盜補野生動物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0-11-19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