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甲與丙有仇,甲邀約到乙,謊稱只是想將丙的腳打斷,使其成為殘廢。某日,甲乙將丙堵在回家的路上,進行毆打。乙想將丙打殘,遂砸其腿部。甲一心想置丙于死地,用磚頭猛砸丙的頭部,致丙死亡。
案例三、甲乙經共同謀劃后到丙家盜竊,兩人分頭搜索財物。甲進入保姆的房間,將獨自在家睡覺的小保姆強奸。對此,乙并不知情。
案例四、甲掌管國家機密,乙是某國的間諜。乙經常宴請甲,利用甲酒后放松警惕套取到國家機密。
案例五、甲追殺丙,丙慌不擇路進入一體育館,乙遠遠看到此情況,偷偷將體育館出口處的門鎖上,甲將無路可跑的丙殺死。
案例六、丙生病到醫(yī)院,醫(yī)生甲拿錯了藥,護士乙打針時工作馬虎加大了劑量,這兩個因素湊在一起,導致丙死亡。
犯罪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司法實踐中,大多數(shù)犯罪是由一個人單獨實施的,然而也有一部分犯罪是由二人以上共同實施的。因此刑法理論上有共同犯罪一說。我國刑法第25條第一款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這一定義概括了共同犯罪的三個特征:1、主體為二人以上。2、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有共同的犯罪行為。
按我國傳統(tǒng)刑法理論,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三個要件:
(一)從犯罪主體來看,行為人必須是二人以上。這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條件,即必須二人以上共同實施犯罪,才能成立共同犯罪。
(二)從犯罪的客觀要件來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行為。所謂共同的犯罪行為,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指向同一犯罪事實,彼此聯(lián)系,互相配合,它們與犯罪結果之間都存在著因果關系。
(三)從犯罪的主觀要件來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謂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通過意思聯(lián)絡,認識到他們的共同犯罪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決意參與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
在司法實踐中,有些案情比較復雜,區(qū)分是否為共同犯罪仍然有一定的難度,如上述的六個案例,均比較典型。通過分析這些具體的案例,我們可以對是否構成共同犯罪的界限有更明確的把握。
案例一中,甲乙實際上是典型的“同時犯”。同時犯,指二人以上的行為者沒有共同實行犯罪的意思聯(lián)絡,同時或在近乎同時的前后對同一目標實行同一犯罪的情況。[①]學者的通說是,只有沒有意思聯(lián)絡的兩個故意犯罪之間才能成立同時犯。此外,有持不同觀點的學者認為兩個過失犯之間以及一個故意犯和一個過失犯之間也可以構成同時犯。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同時犯不是共同犯罪。因為它不符合共同犯罪的第三個要件,即主觀要件。甲乙之間并沒有意思聯(lián)絡,當然也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兩人各自單獨構成故意殺人罪,所不同的是,乙為故意殺人即遂,甲為故意殺人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寶良律師,畢業(yè)于浙江大學法學院。現(xiàn)執(zhí)業(yè)于浙江鑫目律師事務所。在從事律師工作之前,曾在保險公司從事保險理賠工作多年,并從事公司的法務工作。在保險合同糾紛、道路交通事故侵權責任糾紛、勞動爭議案件,公司法律顧問,合同審查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進入律所后,獨立或參與辦理了多起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工傷案件及刑事案件。王寶良律師一直秉承“客戶滿意度**”的服務理念,用更專業(yè)的法律知識,更飽滿的工作熱情,更熱情的服務態(tài)度,爭取為當事人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定金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2021-01-02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監(jiān)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醫(y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保險公司管理規(guī)定的內容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