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的辯護區別是什么?
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的辯護區別是:兩者在死刑的適用上順序上不一樣,故意殺人的,如果不存在從寬情節,適用死刑,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如果不存在從重情節,適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見,準確認定涉嫌行為屬于故意殺人還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關系到是否對被告人優先適用死刑,直接關系到被告人的生命利益。
二、相關內容拓展
故意傷害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故意殺人罪一般較易區分,侵害的是他人生命權。
區別故意殺人罪同故意傷害罪的關鍵,就在于兩罪犯罪故意內容不同。故意殺人罪的故意內容是剝奪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而故意傷害罪的故意內容只是要損害他人身體,并不是剝奪他人的生命。即使傷害行為客觀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為時出現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擊方向出現偏差,或因傷勢過重等情況而引起。行為人對這種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過失。因此,不能將故意傷害致死同故意殺人等同。
同樣,也不能將殺人未遂同故意傷害混為一談。對于故意殺人未遂來說,沒有將人殺死,并非由于行為人主觀上不愿作為,而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作為。被害人沒有死亡是出于意料之外,完全違背其主觀意愿的。而在故意傷害情況下,被害人沒有死亡,完全是在行為人的意料之中。
判斷犯罪人主觀故意內容、不能單憑口供,或僅根據某事實就下結論,而應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全面分析案情。根據發案原因、行為發展過程、犯罪工具、行兇手段、打擊部位、打擊強度、行兇情節、作案時間、地點、環境、犯罪人與被害人平時關系、致人死亡或未死亡的原因、犯罪分子一貫表現和犯罪后的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對于那些目無法紀、逞勝好強、動輒行兇、不計后果一類的侵害人身權利的行為,盡管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往往沒有利害關系,犯罪人主觀上也沒有明確的殺人動機和日的,但行為人在行兇時,對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抱漠不關心的態度。所以,應按行為客觀造成的實際損害的性質來確定危害行為的性質。致人死亡的,就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損害他人身體的,就構成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的,因此在辯護的時候也應當根據實際的情況不同進行相應的調整。通常來說,故意傷害的懲罰比故意殺人的懲罰要嚴重一些,因此可以將嚴重的情況轉化為較輕的懲罰是一種可以參考的方式。
什么是故意傷害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什么
未成年人故意傷害輕傷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外資企業股權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3-18家屬被公安機關帶走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5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租用房屋固定資產嗎
2021-02-26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