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決書送達期限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規定: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內送達判決書。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時間和地點,傳喚當事人并通知公訴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判決宣告后,應當立即送達判決書。
判決書應當送達人民檢察院、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并可以送達被告人的近親屬。判決生效后,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單位的注冊登記機關。
關于刑事判決書的送達范圍,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判決書應當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判決生效后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單位的,應當送達被告人注冊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以上規定對刑事判決書的送達范圍作了合理的完善。
送達機關僅限于執行刑事判決的基層派出所,是以執行為目的的送達。為體現刑事訴訟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刑事判決書還應送達刑事案件原偵查機關。理由如下:
1.刑事判決書送達偵查機關,有利于偵查機關了解承辦刑事案件的質量和效果。
偵查機關可以通過刑事判決書了解案件的最終判決情況,了解最終認定的犯罪事實,刑事證據采信、證據的證明力等,是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案件在判決后的最終信息反饋。公安機關根據刑事判決書認定的犯罪事實及情節,了解被告人所受到的刑事處罰,掌握刑事偵查行為的效果,增強其打擊刑事犯罪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2.將刑事判決書送達偵查機關,真正實現公安機關與審判機關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偵查機關和審判機關的工作聯系比之于檢察機關與偵查機關、檢察機關與審判機關之間相對來說聯系較少,溝通渠道不暢。刑事判決書的送達有利于兩機關加強聯系、溝通,真正實現兩機關的互動。
3.刑事判決書送達偵查機關,有利于加強偵查機關對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實現相互制約。
偵查機關對刑事判決書認定的犯罪事實是否準確有發言權,對判決量刑、認定的罪名和減少認定的犯罪事實等,偵查機關均有權提出異議,并通過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訴,對法院的審判工作進行行之有效的監督。這種監督是很有力度的,對法院的審判工作增加了一道外部監督制約的途徑,并可防止司法腐敗。
綜上所述,刑事的送達期限為五日。在審批完成后立即將相關的法律文件進行送達。各類法律文件的送達地方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說,判決書應該送達至相關檢察院。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如還有其他,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后女方私自流產違法嗎
2021-01-06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離婚財產
2020-12-14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拆遷獎勵時間過了怎么辦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