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認定犯罪后患精神病者的刑事責任
一、案情
被告人某甲,男,31歲,工人。
某甲多次盜竊公私財物,數額巨大,被抓獲。某甲家族中有精神病史,但其本人精神一直正常。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某甲精神分裂,失去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二、問題
⒈犯罪時精神正常,犯罪后患精神病失去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是否應負刑事責任?
⒉對犯罪后未經審判或審判正在進行中患精神病者,應如何處置?
三、研討
按照我國刑法的規定,刑事責任能力的本質內容是犯罪能力,而不是刑罰能力。犯罪能力,是指在實施犯罪行為時,行為人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刑罰能力,即受刑能力,是指行為人在接受刑罰懲罰時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刑罰能力,是西方刑法學*派從防衛社會的目的出發提出的刑事責任能力學說。這一學說認為,刑事責任的本質是社會責任,即對具有人身危險性的人應當采取適當的社會防衛措施。因此,刑事責任能力并不是行為人構成犯罪的能力,而是一種受刑能力,即通過處以刑罰可達到防衛社會的刑罰目的的能力。刑罰能力不是犯罪成立的要件,而是區別適用社會防衛措施中的刑罰還是保安處分的標準。對于有刑罰能力的,施以刑罰;對于無刑罰能力的,應施以保安處分。
某甲在實施盜竊行為時,無精神病,能夠辨認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所以某甲對其盜竊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某甲在庭審過程中精神分裂,失去了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那么對某甲能否繼續審判并定罪量刑呢?對于這種在有責任能力的狀態中實施犯罪、但在法院判決前已患精神病因而喪失責任能力者的刑事責任追究問題,一些國家的刑事立法作了明確的規定。例如,1960年《蘇俄刑法典》第11條第2款規定:“對于雖然在有責任能力的狀態中犯了罪,但在法院判決前已患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人,也不得適用刑罰,對于這類人,根據法院決定可以采用醫療性的強制方法,待他痊愈時再處以刑罰。”1996年《俄羅斯聯邦刑法典》第21條第2款規定:“對處于無刑事責任能力狀態中實施刑事法律所規定的危害社會行為的人,法院可以判處本法典規定的醫療性強制方法。”1961年《蒙古刑法典》第7條第2款也有類似的規定。另一些國家的刑事立法對此未作明確的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都暫時中止審理而待其責任能力恢復后再予以刑事追究。我國刑法對此雖然沒有規定,但是司法實踐仍然必須考慮某甲喪失應訴能力和刑罰能力的情況。某甲在庭審過程中精神分裂,失去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不能否定其精神正常時候的犯罪,但是他已經失去了應訴能力和刑罰能力,所以不能對某甲繼續進行庭審并進而定罪量刑以及行刑。實踐中的具體做法是,暫時中止對某甲的審判,待其精神恢復正常,具有了應訴能力和刑罰能力以后,再行起訴和審判。當然,如果待某甲精神恢復正常時,其盜竊罪已過追訴時效,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怎么認定犯罪后患精神病者的刑事責任”問題進行的解,對犯罪后患有精神病的犯罪嫌疑人怎么處罰,我國法律是沒有規定的,但實踐中一般不傾向于進行處罰,要等到其精神恢復正常再處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用應由誰承擔
2021-02-08字體侵權如何賠償由誰負責
2020-12-25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