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許某與陳某發生口角繼而互相廝打,吃了虧的許某便約程某于單位后門找回場子。隨后許某聯系其哥哥許-大,許-大糾集王某等4人開車到學校后門,見到陳某與其同學等3人手拿木棒等在門口。許-大等人便上前毆打,陳某3人見狀立即扔掉木棒逃跑。后許-大等人相繼將陳某、劉某抓上車,開車到偏僻地方對二人進行毆打,并責令二人脫掉衣服下跪。在此過程中,王某拿出手機拍照、錄像取樂。后許-大等人被公訴機關起訴至法院。
【爭議】
本案中,對于許-大等人的行為構成聚眾斗毆罪還是尋釁滋事罪產生分歧。
【評析】
尋釁滋事罪和聚眾斗毆罪同屬于擾亂公共秩序犯罪,且兩罪歷史上還有同為流氓罪的淵源關系,二者之間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通常典型的聚眾斗毆罪和尋釁滋事罪是容易區分的,然而對于單方聚眾斗毆和多人尋釁滋事之間卻容易產生混淆。
筆者認為,區分單方聚眾斗毆與多人尋釁滋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辨別。
首先,從目的和動機方面看,聚眾斗毆多出于逞強爭霸、報復泄憤等動機,是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而實施;尋釁滋事則是出于開心取樂、尋求精神刺激、發泄低級情趣,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尋釁滋事罪的毆打行為帶有很大隨意性,多表現為臨時起意、一時性起,全憑個人好惡。
其次,從犯罪對象是否明確來看,聚眾斗毆罪的毆打或毆斗對象明確,其報復打擊對象是特定明確的人,多表現為成幫結伙的毆打,且犯罪對象一般亦并非只是被動挨打;尋釁滋事罪則沒有明確和固定的侵害對象,侵犯對象往往是可以“置換”的,具備不特定性。
最后,從犯罪的形式方面來看,單方的聚眾斗毆僅限于“聚眾”形式,毆斗或毆打他人之前必須有糾集多人聚眾的準備過程;而多人尋釁滋事則不同,一般沒有為尋釁或滋事而去糾集或聚集多人的情形,僅是因閑逛、飲酒、娛樂而集合在一起。在玩耍過程中為尋求精神刺激而滋事,往往是臨時起意,以顯示威風、發泄不滿情緒而肆意為之。
本案中,雖然陳某等人并未進行互毆,但互毆行為只是斗毆的一種表現形式。單方進行毆打,而對方沒有予以同樣目的回應或沒有實施毆打行為,并不影響一方存在斗毆的客觀事實。且刑法并未將聚眾斗毆的客觀表現限定為聚眾互相進行毆斗行為,因此,從罪行法定原則出發,不應將單方有聚眾斗毆故意的情形排除在聚眾斗毆罪之外。故許-大等人的行為應構成聚眾斗毆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醉駕吊銷駕照后多久能重考
2021-03-01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