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王某,男,26歲,漢族,養殖戶,住江西省吉水縣八都鎮某村。
2003年11月2日上午,被告人王某在八都圩鎮購買了100公斤鴨飼料,然后騎自行車馱回其養殖場。途經一下坡路段時,因剎車失靈,將橫穿公路的被害人曾某撞倒在地。事發后,王某雖將曾某送到當地衛生院搶救,但曾某終因傷勢嚴重而于次日死亡。
分歧
對本案被告人王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存在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王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其理由是本案被告人王某駕駛非機動車(自行車)違章肇事的行為,一般只能給特定的個別人造成傷亡或有限的財產損失,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因此,應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王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其理由是王某的行為雖一般只能造成特定的個別人的傷亡或有限的財產損失,但不能因此而否認其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因此應定為交通肇事罪。
評析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利用大型的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工具從事交通運輸活動,違反規章制度,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應定交通肇事罪是沒有異議的。但是,對于利用非機動車,如自行車、三輪車、馬車等,從事交通運輸活動,違章肇事,使人重傷、死亡,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卻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案即是一個典型例證。第一種意見的過失致人死亡罪屬侵犯人身權利罪,而后一種意見的交通肇事罪則屬危害公共安全罪。這兩類犯罪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其根本區別在于:侵犯人身權利罪是以特定的個人為侵犯對象,其可能造成的損失范圍有一定的限度。而危害公共安全罪可能受到損害的對象卻是不特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為一旦實施,其本身就含著使不特定的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危險。對本案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王某的行為所侵害的對象是不特定的,其行為符合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特征。因此,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認定王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較為合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糾紛判決有異議多久時間內申訴
2021-03-19監察機關的監察權限
2021-01-24重婚罪認定
2021-03-08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股東需要做什么
2021-01-25公司分立的條件申請
2020-12-08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