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案例:案情簡介
翁某為某公司董事長,但非法定代表人。翁某因投資武平縣某鎮夾子背房地產開發,從2009年8月開始向游某融資,游某于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間分4次向翁某投入資金總計245萬元,翁某也分別向游某出具4張《借條》,A公司、某公司作為擔保人在該4張《借條》上蓋章表示擔保。相關款項已按照借條約定,實際支付給翁某。
2014年4月30日,游某、翁某就上述借款事宜又簽訂《協議書》一份,該《協議書》對以上四筆借款計利息進行了結算,重新約定了還款期限,同時,翁某承諾,如不能按期還款,“乙方(翁某)同意甲方(游某)選擇其開發的房地產中的店面折抵借款本息,店面轉讓的價格予以優惠,按相鄰店面成交價的90%計算”。A公司、某公司亦作為擔保人在《協議書》上蓋章進行擔保。《協議書》簽訂后,翁某未及時按約還款付息,也未將店面提供給游某抵作借款本息。
審理判決:
1、判決:
游某向福建龍巖中院起訴,要求翁某還本付息,A公司、某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龍巖中院一審判決支持了游某的訴請。某公司不服,上訴至福建高院,福建高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某公司仍不服,向最高法院申請再審。再審期間,某公司提交了武平縣法院刑事判決,確認:2014年下半年翁某私刻某公司印章,并在向游某出具的借條、協議書上加蓋了該枚印章。但最高法院仍裁定駁回了某公司的再審申請。
2、敗訴原因
翁某雖然不是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他是該公司的董事長,最高法院據此認為已構成表見代理。
雖然有翁某偽造印章在借條、協議書上使用構成偽造印章罪的判決書,但結合翁某在某公司所任特殊職務以及股東身份等權利外觀,已經足以讓交易相對人游某產生合理信賴,讓其負有對公章真實性進行實質審查的義務,對于相對人要求過于嚴苛,不利于保護交易安全。綜上,法院認為翁某的行為已構成表見代理,某公司應對翁某的涉案債務承擔擔保責任。
3、裁判要旨
他人偽造公司印章對外簽訂合同構成表見代理的,即使該偽造印章的行為后被認定為偽造印章罪,也不影響所簽合同對公司的約束力。
敗訴教訓、經驗總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為避免未來發生類似敗訴,提出如下建議:
1、嚴重誤解一:只要證明當事人私刻公章、構成犯罪,公司就可對合同不認賬。實際上偽造印章構成犯罪,并不當然導致合同無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行為人私刻單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單位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簽訂經濟合同的方法進行的犯罪行為,單位有明顯過錯,且該過錯行為與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單位對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嚴重誤解二:只要能夠證明合同上蓋的章是假的,公司就可以不認賬。豈不知,公司相關人員如果構成表見代理的,即便私刻公章構成犯罪了,其簽訂的合同在民事上還是有效的。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即使印章系偽造,公司也不能夠否認其效力:(1)偽造印章對外簽訂合同的人構成表見代理;(2)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委托人偽造公司印章對外簽訂合同;(3)公司用章不具有唯一性;(4)公司在其他的場合承認過該印章的效力;(5)公司明知他人使用偽造印章而未向公安機關報案的。
3、嚴重誤解三:在涉及偽造印章等刑民交叉案件中,以為通過假公章刑事案件判刑就可以達到“一擊致命”,徹底擺脫民事責任的目的。實際上應重點著眼于民事案件的處理,切勿重點著眼于刑事案件的處理。因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的規定:“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因此,利用偽造印章簽訂合同和偽造印章在事實層面上往往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千萬不能因為緊盯刑事案件而疏忽民事案件,最終導致敗訴。
4、公司盡量避免出現“真假孫*空”,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各有其人。公司對外的代表人出現了“真假孫*空”,容易導致公司對外被表見代理的風險增加。應當在保證公司治理結構完整的同時,盡量保證決策權及代表權的集中,降低公司對外被表見代理和出現決策僵局的風險。
四、相關法律規定:
1、《民法總則》
第七十四條 法人可以依法設立分支機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分支機構應當登記的,依照其規定。
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法人承擔;也可以先以該分支機構管理的財產承擔,不足以承擔的,由法人承擔。
第一百七十二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
2、《合同法》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
第四條?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占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
第五條?行為人盜竊、盜用單位的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私刻單位的公章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占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構成犯罪的,單位對行為人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承擔民事責任。
行為人私刻單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單位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簽訂經濟合同的方法進行的犯罪行為,單位有明顯過錯,且該過錯行為與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單位對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條?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發現與本案有牽連,但與本案不是同一法律關系的經濟犯罪嫌疑線索、材料,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經濟糾紛案件繼續審理。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作為經濟糾紛受理的案件,經審理認為不屬經濟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已立案審理的經濟糾紛案件,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認為有經濟犯罪嫌疑,并說明理由附有關材料函告受理該案的人民法院的,有關人民法院應當認真審查。經過審查,認為確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并書面通知當事人,退還案件受理費;如認為確屬經濟糾紛案件的,應當依法繼續審理,并將結果函告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七條?民間借貸的基本案件事實必須以刑事案件審理結果為依據,而該刑事案件尚未審結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有沒有效力”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案例的分析,偽造印章被判刑的,如果構成表見代理的情況下,所簽訂的合同是有效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離婚簽訂的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1-01-27監察委移送檢察院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8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0-11-26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