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交通事故逃逸報案怎么寫?
交通事故逃逸報案應當寫明事故的基本情況、駕駛人員情況、法律依據以及相關證據等,具體包括:
1、肇事逃逸方車輛的型號 。
2、肇事逃逸方車輛的顏色。
3、肇事逃逸方車輛號牌。包括:車牌顏色、車牌號碼(最好記全,無法記全也應當記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兩個數字)。
4、肇事逃逸方車輛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車身有無圖案、文字;有無裝載物,裝載物的名稱等等。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體型、年齡、長相、衣著等等。
6、拍下能夠證明事故責任劃定的照片以備交警部門認定責任。
二、交通事故處罰的標準是什么?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交通事故發生后,駕駛人員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來報警并救治傷員,但也存在部分人員逃逸的情況,當事人可以對相關事項進行取證,如拍照或者錄音錄像等,記錄下肇事人員的相關信息,并提交給交警部門進行追查處理。
交通事故被告逃逸只起訴保險公司可以嗎
交通事故逃逸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逃逸的責任劃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居財產分割法律依據
2020-11-09產假休完可以辭職嗎
2021-03-12醫療美容糾紛法院判決實例
2021-01-26實習期沒有結束如何簽正式合同
2021-01-28被判過刑的能參加村委會主任競選嗎
2020-12-10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2021-02-16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