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東跑了,可以報警。如果二房東在收到第三人租金跑了的話,可能構成詐騙。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錯誤的認識并“自愿”處分財產,從而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我國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二)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三)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四、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游戲賬號被盜多少立案
2021-03-12婚姻關系期間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21股東決定和股東會決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