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 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二、征地補償安置標準
第一,首次確定了“足額”的標準。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但該“足額”標準并不是市場價值的“全額”補償,因為農村土地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其真實的市場價值無法有效計算。所謂“足額”是指土地的成本價值,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第二,首次明確了用益物權人的補償請求權。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該條款將征收補償費的受益主體范圍由傳統的所有人擴張至用益物權人,為一善舉。但不足之處在于,用益物權人依然不足以概括所有因征收、征用的受損害者,如現實中不動產的承租人,在投入巨額裝修費用之后,往往因拆遷而血本無歸,其利益補償機制尚無規定,未免遺憾。
第三,首次借鑒了“生活補償”標準。“生活補償”是現代西方國家出現的一種新的補償理論。所謂“生活補償”,不是對個別財產的財產價值補償,而是著眼于作為整體的人的生活的本身予以補償,例如村落被迫轉移,村民失去的不僅是房屋耕地,更失去了基本生活條件,在此情形下,僅僅給付財產補償,不足以恢復與原來同等的生活狀況。我國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該條款將被征地農民列入社保范圍,防止了大批失地農民淪為做工無崗、種田無地、吃飯無錢的“三無農民”;對被征收住宅的居民,明確規定恢復其居住條件。這不僅僅是著眼于財產上的補償,更是體現了對于公民生活權利的尊重。
各地的征地補償費大致由安置費、青苗補助費以及附著費用等組成,為了使得職員的權益得到保障,一般來說,在擬定補償標準之后,必須采取適當的方式在一定范圍內對補償事項加以公布,對于不公布的情形,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布。
新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別人做擔保怎么取消
2021-03-05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對醫療事故罪如何申訴,發生醫療事故罪如何向法院起訴
2021-01-14違法犯罪受傷是否擔責
2021-03-04收購公司協議主體是個人嗎
2021-03-06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