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解決農村征地補償分配糾紛問題?
1、補償標準爭議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對我國農村公民來說,土地征用補償費用分配權是一項法定的財產性民事權利,對該民事權利的侵害是一種侵權行為,應當依法由侵害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再說,集體經濟組織分配土地征用補償費用的行為,也是依法行使集體土地的經營、管理權的具體體現,本身就是一種民事行為。因此,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與集體經濟組織(或村、組)之間因土地征用補償費分配所引發的爭議應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爭議。對此,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 人民法院應當作為民事案件予以受理。
二、征地補償款怎么管理和使用?
征地補償費中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保管。經村民會議同意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于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可以統一安排使用;被征收的土地屬于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自留地,經村民會議2/3以上的成員或者2/3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可以調整其他土地的給被征地農民,但質量和數量不相當的,可以給予被征地合理補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未能調整其他土地給農民,且又未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應將不低于80%的土地補償費一次性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用于發展生產、自謀生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應當設立專戶管理,用于發展生產和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土地補償費的使用應當由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的成員表決確定,收支情況至少每6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監督。
綜上所述,在政府征地過程中,要給被征地群眾補償到位,保障其合法權益。現實生活中,圍繞補償款發生糾紛的情況很多,村民對征地補償分配不服發生糾紛的,村委會先進行調解,不行的話村民可以帶上訴訟狀到法院起訴,這屬于民事訴訟,法院受理后依法審理。
征地補償費發放時間是多久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犯沒抓到從犯怎么判
2021-03-11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