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輕微肇事逃逸處罰 肇事逃逸后自首
在對交通事故進行處理的時候,一般交警會先對事故責任作出認定,確認了各自的責任,之后才能知道實際承擔的賠償比例是多少,由此可見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是多么重要的。那具體來說交通事故責任怎么分呢?律霸小編整理了有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交通事故責任形式
我國現行的交通事故責任共分五類,即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和無責任。
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是由公安機關按照事故現場勘驗和調查的事實,依據交通法規而作出的鑒定。它是以責論處、處罰得當、賠償合理的基礎,將直接關系到當事人要承擔刑事、民事和行政責任問題。因此,必須充分運用各種證據材料和計算數據進行全面、合理的分析和認定。
(一)全部責任和無責任。完全由當事人中一方違章造成的事故,由違章者負全部責任,而與事故無直接因果關系的另一方無責任。如某司機由于醉酒開車突然把車開入左側,把正常騎自行車行駛的某學生撞倒。被撞人員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這起事故就是完全由于駕駛員一方的違章行為造成的,因此該司機應負全部責任,而被撞人由于無違章行為而無責任。
(二)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主要因一方違章,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違章行為造成的事故,主要違章者要負主要責任,另一方或第三方負次要責任。如某地的一起交通事故,一女學生騎自行車由北向南行駛,在百貨大樓轉盤處騎入快車道,與某司機駕駛的由東向西行駛的解放牌掛斗車相刮,汽車從女學生胸部軋過,經搶救無效死亡。在這起事故中,女學生騎自行車侵占快車道,避讓措施不當,應負主要責任。司機開車不注意觀察,負有次要責任。
(三)同等責任。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當事人均有違章行為,情節相當,各方負同等責任。如某物資運輸公司的司機陳某,駕駛大貨車以五、六十公里的速度從北向南行駛。行至這條公路19公里處時,在陳前方六、七十米處,某單位司機張某駕駛130貨車,以60多公里的時速相對駛來。陳某不顧會車危險,仍然強行超越車前右側一行駛馬車,結果在兩車接近時,雙方司機驚慌失措,加之車速快,躲讓不及,造成兩車相撞,130貨車被撞后栽入旁溝內。這起事故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兩車司機忽視交通安全,違反交通法規,釀成災禍,理所當然地應負同等責任。
二、交通事故責任怎么分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也就是說在交強險限額內,不用區分雙方責任大小,都由保險公司來賠償。如果損失有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則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1、負主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七十;
2、負同等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五十;
3、負次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三十;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對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機動車一方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一方負主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八十;
2、機動車一方負同等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六十;
3、機動車一方負次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四十;
4、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十;
5、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五。
6、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7、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與處于靜止狀態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交通事故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機動車方在該車應當投保的最低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全部賠償,對超過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前面的規定賠償。
上文中已經作出了介紹。我國對交通事故責任主要分為了五種,而實踐中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才能確定當事人的事故責任是怎樣的。不過要是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的話,則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申請行政復議,這也是可以對自身的權益進行救濟。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可以申請復核嗎?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作出期限是多久?
如何進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參加公司年會活動受傷算不算工傷
2020-12-03雙務合同履行抗辯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5行政復議機關辦案流程
2020-12-13行政訴訟怎樣才能立案
2021-01-27公司跨區變更地址程序是什么
2021-01-16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