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犯案回家自首會在哪里審理
家鄉立案,但會遣送往作案地調查,指認現場等等。
犯罪后逃跑再自首的還是自首嗎
刑法第六十七條將自首分為一般自首和準自首兩種情況,即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從立法本意不難看出,設立自首制度的目的在于:一是鼓勵犯罪分子主動歸案,爭取寬大處理;二是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提高破案效率。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刑法懲罰與寬大相結合的價值取向原則,給犯罪分子以悔過自新的機會。
當然,犯罪后外逃其目的在于逃避法律的制裁,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主動投案的積極行為,否則,無異于在鼓勵犯罪分子頑抗到底。這無疑不利于司法機關及時偵結與審理案件,無論是從法律效果還是從社會效果來看,其負面影響都是不容置疑的。因而,從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來看,視外逃后再主動投案為自首,給外逃犯罪分子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完全符合法律的規定。
犯罪后逃跑再自首的如何處理
《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我們以為,一是對聞風而逃后再投案自首的貪官,在定罪量刑時不能忽略其加重處罰的情節;二是同比情況下,犯罪后外逃再自首與不外逃這兩者,在定罪量刑上,前者應重于后者。眾所周知,犯罪后外逃目的在于逃避法律制裁,其主觀惡性大,社會影響壞,相對于不逃或投案自首者,其行為應構成加重處罰情節。一方面由于外逃使案件的無法及時偵破,不能有效地打擊犯罪、懲罰犯罪;另一方面由于外逃犯流竄在外,易重新犯罪,造成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特別是領導者干部職務犯罪,由于貪污賄賂犯罪案件大多屬于高智能犯罪,尤其是一對一的賄賂案件,一旦犯罪嫌疑人聞風而逃,輕則延誤辦案時機,增大司法成本,難以深挖余罪和串案;重則難以成案,使大案化小、小案化了,逃避法律追究。
在外地犯案回家自首會在哪里審理?自首之后的案件什么時候審理、在哪個地方審理等法律上都有明確規定,對罪犯來說自首后可以有爭取減刑的機會。在外地犯案回家自首后希望能夠爭取減刑機會但不了解內容,歡迎找尋律霸網在線律師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成立子公司屬于企業分立嗎
2021-03-11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