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金融犯罪是一種新的犯罪形式,在諸如電子銀行、虛擬貨幣、網上股票等網上交易普遍被人們使用的今天,犯罪分子利用網絡技術威脅甚至損害了廣大民眾的網上金融安全。我國針對這種現象,出臺了許多細化規則,并設立了多個相關罪名。
網絡金融犯罪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等手段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學界對于網絡金融犯罪的定義頗多爭論,有人認為是指危害社會的行為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方式,有人認為是指侵害公民網絡的金融安全,總而言之,該罪涉及網絡也涉及金融安全。當公民在網絡上的金融安全受到侵害的時候,實施該行為的人做出的行為就是非法的。更細化的來看,入侵金融系統,破壞金融系統交易,以謀取國家、社會和金融機構利益的,就屬于網絡金融犯罪。
最早做出相關規定的是我國央行,隨后人大立法細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第二百八十五、二百八十六和二百八十七條中關于網絡金融犯罪的條款,現有的法規中又多了不少補充細則。但我國暫時還沒有針對此大類的網絡金融犯罪專門設立一個罪名,網絡金融犯罪都是伴隨著其他罪名的,既要涉及網絡犯罪,也要涉及金融犯罪。
網絡犯罪在我國法規中的描述,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工具,一種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對象。從字面上可以理解大概的意思,
先說第一種,以計算機網絡為工具的網絡犯罪,當然就是指犯罪分子通過計算機實施犯罪行為。不一定都是人們想象中的超級黑客,通過入侵交易和金融系統獲利,這里所指的只是通過計算機技術這種工具。所以犯罪分子可以是金融機構內接觸交易系統的職員、普通公司內的財務人員,也可以是交易軟件的維護人員,一切可以通過計算機接觸到金融業務的人都可以是犯罪主體。這類犯罪既存在了主觀的非法占有財產目的,也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手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第二百八十七條,就針對這種情況擴充了對于傳統金融犯罪的犯罪手段的規定,傳統的金融犯罪包括盜竊、金融詐騙、貪污等,該條中指明以計算機技術手段實施傳統金融犯罪的,以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而第二種,以計算機網絡為對象的犯罪類型,犯罪主體就多為金融系統外部的人員,不能直接接觸到金融或交易系統,但是通過入侵系統篡改數據、利用系統漏洞攻擊控制系統、偽造虛假金融數據等行為為自己謀取利益。我國關于此類犯罪設立了多個罪名,其中就涉及到了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刑法第285條)、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刑法第286條)等等,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有呈現。
網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網絡侵權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理合同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27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2-12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