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數額
工傷致殘的賠償數額問題,嚴格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五章“工傷保險待遇”的有關規定辦理即可。但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1.關于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的標準問題。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35條的規定: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的數額,都是根據受傷者受傷前月工資的一定比例進行計算。在這里,月工資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的數額的決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月工資,是指受傷者受傷時正常工作的月工資,而不是指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2.關于工資標準的舉證責任問題。審判實踐中發現,有的被告(企業單位)在訴訟中為了減少對工傷者的賠償數額,在法庭上故意將工資標準區分為月工資和伙食補助費兩部分,這實際上是一種不誠實的表現,法院在審理時應特別注意。比如,海南某企業對某職工每月發放的工資是650元,該職工因工受傷后,該企業不支付工傷保險費。該職工提起訴訟后,該企業在法庭上強調它給該職工發放的月工資是500元,另150元是伙食補助費。但該職工從來未聽說過什么伙食補助費,領工資時是直接領取650元,工資單上也從未注明有150元屬于伙食補助費。對于這樣的問題,法庭應讓被告人舉出區分工資和伙食補助費的證據。比如應出示有職工簽名的500元工資單和150元伙食補助費單。此種舉證責任應在被告(企業單位),而不在原告(受傷職工)。因為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將650元區分為工資和伙食補助費的主張者是被告而不是原告。原告主張月工資是650元,被告也承認原告每月領到650元,這樣,原告就不需要舉證。但被告主張原告每月拿到的650元中有150元是伙食補助費,這屬于被告的主張。對這一主張,自然應由被告舉證。若被告不能舉證,就應認定工資是650元。另外按照舉證規則,原告方控制著對對方有利的證據而拒不出示的,應按有利于對方的原則認定事實。職工簽名的工資單肯定在被告方控制著,如果被告方拿不出或者不愿拿出這種有證明作用的工資單,只能說明它發放的工資并未區分為月工資和伙食補助費。那么,按照有利對方的原則,在計算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時就應當按月工資650元計算,而不能只按500元計算。但遺憾的是,有的法院在審判實踐中卻未按舉證規則辦理,像前例中所說的海南某案件,法院就未讓被告出示證據,僅憑被告的口頭述說,就把650元的工資區分為500元工資和150元伙食補助費,進而按500元工資計算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這實際上是侵犯了受傷職工的利益。
3.關于一次性支付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問題。《工傷保險條例》第36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放傷殘津貼。必須注意,這一規定不是呆板的,而是靈活的。也就是說,究竟是按月發放,還是一次性發放,由受傷職工自己決定,而不是由用人單位決定,也不是由法院決定。關于這個問題,勞動部1996年8月12日就《關于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27條的規定解釋說:“領取傷殘撫恤金的受傷職工或其親屬,自愿一次性領取傷殘撫恤金的,可以一次性計發,然后終止工傷保險合同。”2003年公布的《工傷保險條例》第34條第2款也規定:“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這說明,法律把主動權交給了工傷者自己。因此,在工傷賠償的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主動征求工傷致殘者的意見,然后決定是按月發放還是一次性計發。
凡事都得有個度,討要工傷賠償數額老板心里一般也有數,因此就得靠事實說話。嚴格的按照受傷程度與認定的等級來索要賠償。如果您對工傷賠償金額還有疑問的話,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希望在這里您可以得到更全面更貼心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吳月律師系遼寧卓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全國211工程”重點院校遼寧大學。本著勤勉盡職的職業精神,利用自身扎實的法學知識和不斷豐富的實踐經驗,吳律師多年來辦理過各類民事、經濟、行政、刑事等案件,最大程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深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擅長領域:人身損害、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工傷賠償、勞動糾紛、合同糾紛、刑事辯護、常年顧問。聯系:13940520866,18642086136。:348426602,E-mail:18642086136@163.com。聯系地址:青年大街1號市府恒隆廣場23層。
土地補償方案及程序
2020-12-22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2020-12-11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物流公司拆遷補償辦法
2021-03-15拆遷房的房產證怎樣改名
2021-02-20對拆遷安置不滿意怎么維權
2021-02-10拆遷安置房買賣注意事項
2020-11-17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進行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