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案強制措施期限
1.逮捕前的羈押
公安刑拘后24小時內須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通知家屬(無法通知、國安犯罪、恐怖犯罪除外)、訊問。刑拘后認為需逮捕,3日內(特殊情況7日,流結多30日)提請檢察院在7日內(未刑拘的15日、重大復雜20日)審批逮捕。
檢察院刑拘后7日內報請上一級檢察院7日內(特殊情況10日,未刑拘的15日、重大復雜20日)審批逮捕。
2.逮捕后的羈押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2個月(經上一級檢察院批準可延長1個月,較長時間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案件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延期審理),“偏大、集團、流竄、面廣”案件經省級檢察院批準或決定可延長2個月,“可能判處10以上徒刑”經省級檢察院批準可再延長2個月。偵查期間發現新罪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不講真實個人信息的自查清身份之日起計算羈押期限。
3.審查起訴羈押
檢察院對公安移送案件1個月內(重大復雜可延長15日)裁決起訴,可兩次退回補充偵查、每次延長羈押期一個月。
4.審判階段羈押
一審:公訴案件及被告被羈押的自訴案件,法院受理后2-3個月內宣判,死刑、附帶民訴及“偏大、集團、流竄、面廣”案件經上一級法院批準可延長3個月;特殊情況仍需延長由最高法批準。檢察院補充偵查案件自補充偵查完畢移送法院后重新計算審限。被告未被羈押的自訴案件,受理后6個月內宣判。刑事簡易程序(被告認罪的輕微刑事案件),受理后20日內審結;可能判處3年以上徒刑的,45日內審結。
二審:法院受理后2個月內審結,死刑、附帶民訴及“偏大、集團、流竄、面廣”案件經省高院批準或決定,可延長2個月;特殊情況仍需延長由最高法批準。最高法自審案件審限自己決定。
二、刑案強制措施變更
1.拘傳
公檢法根據案情需要持拘傳證可以拘傳嫌疑人、被告人到案訊問。
一次拘傳持續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重大復雜需拘留逮捕的不超過24小時。
兩次拘傳間隔時間一般不少于12小時且以連續拘傳方式變相拘禁。
拘傳應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2.取保候審
徒刑以下刑罰、徒刑以上(包括徒刑)刑罰不新生社會危險性、“重病、孕乳”不新生社會危險性、羈押期限屆滿案件未結,可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申請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最長12個月。
3.監視居住
重病不能自理、孕乳婦女、不能自理人唯一撫養人、羈押期限屆滿未結案及不能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的。監視居住最長6個月。
4.逮捕
可能實施新犯罪/有現實社會危險/有礙偵查/打擊報復/逃跑自殺,可能判處10年以上刑罰,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且曾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嚴重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形嚴重。
三、刑案中的辯護律師
1.嫌疑人自第一次被訊問或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偵查階段只能委托律師),偵查機關應告知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在押期間嫌疑(被告)人要求委托律師的,公檢法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2.檢察院自收到審查起訴案件材料之日起/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內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辯護律師會見時不被監聽監視并有權對執業知悉的委托人信息保密,在偵查階段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及提出意見,認為偵查機關未提交嫌疑人無罪或罪輕證據材料的有權申請法檢調取。
4.偵查終結前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公安機關應當聽取辯護律師意見并核實后記錄在案,附卷辯護律師的書面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